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古籍资源转化利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籍,汗牛充栋。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各民族古籍资源,要深化古籍整理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古籍整理理论和方法,完善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范式,构建古籍整理出版理论研究体系,推进广西古籍事业蓬勃发展。
研究对象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各民族古籍文献资源丰富,除文字文献资料外,还包含大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祭词等口传资料,主要散藏在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广西现存的少数民族古籍来自人民,是饱含着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要完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系统的古典文献学学科支撑。突出区域特点,挖掘好、利用好古籍文献资源,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抢救搜集的部分少数民族古籍。来源: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
研究方向上突出共同性。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古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挖掘少数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提炼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擦亮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提供更多支撑。
研究形式上数字化。2021年以来,广西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工作。“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于2022年正式上线运营,文库主要依托广西古籍搜集、整理、研究及出版成果开发同步数据库,含“四库一典”,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库、中华古壮字古籍库、广西地方特色文献库、广西经典文献当代转化库、中华古壮字字典(在线版),系统展现了广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提升广西古籍资源保护水平、推动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推进古籍整理、研究、利用、转化等过程要素全面数字化,运用数字化新成果,分离古籍的物质形态和内容,在保护古籍原本的同时,提高古籍利用效率。实施古籍数字化工程,建设大数据体系,推进数据库开发与利用。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展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加速推动古籍整理利用转型升级。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抢救古籍。
推进上项目化。要着力打造研究品牌,抓好战略谋划,集中主要精力,有序稳步地开展项目攻关,不断推出系列学术品牌,提升学科影响力。建立灵活的机制体制,汇聚古籍行业发展合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成果转化、出版等工作,与培育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文化遗产地、景区景点建设、博物馆布局、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打造等工作协调衔接、一体推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广西古籍事业发展需求,建设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基地,力争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古籍文献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古籍保护研究发展的新型智库、辐射全国的民族古籍文献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的创新基地。
传播上大众化。要突出青少年和领导干部这两个重点群体,推进古籍进校园、进机关、进景区、进博物馆等,以古籍为载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全过程,有针对性、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古籍普及出版质量,做好经典古籍精选精注精译精评。积极倡导古籍阅读,开展经典古籍优秀版本推荐。加强古籍题材音视频节目制作推介,提供优质融媒体服务。支持各级各类古籍存藏机构和整理出版单位开展古籍专题展览展示,鼓励古籍文创产品开发推广。加强古籍工作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海外文化平台开展古籍对外宣传推广活动,加大展示展销力度,推动古籍图书对外版权输出,做好中华优秀典籍翻译出版工作。
(作者系广西民族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