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物馆:化腐朽为神奇
一批文书和古籍重焕光彩
唐代的《论语》文书残卷长啥样?明代的两册《前汉书》又记载了谁的故事?历经近两年的保护与修复,近日,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让馆藏的一批珍贵文书和古籍,重现昔日光彩。
唐代《写本郑氏注·论语·公冶长篇》文书残卷修复现场
(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31件(套)文书和古籍等待“续命”
这批保护修复的文书和古籍中,有30件(套)文书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晋唐时期的账簿、户籍、文牒、族谱、习作、蒙学读物等;另有1件(套)古籍是新疆博物馆征集来的明代刻本《前汉书》,《前汉书》分两册,记录的是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的大事和于定国、薛广德、平当、彭宣等人的事迹。
然而,这批蕴含时代“密码”的纸质文书,在时光的磨砺中,变得污渍、霉变、残缺、糟朽、絮化……甚至脆弱得像点心皮儿,稍不小心就会掉渣儿。
1月17日,记者走进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纸质修复室,了解这批文书和古籍“起死回生”的奇妙过程。
在一间140余平方米的修复室一角,各种染色纸张悬挂在两排晾纸架上,旁边一侧的柜子里,放着一瓶瓶染色的碎纸屑。大型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镊子、喷壶、针锥、毛笔、排刷等修复工具。
“明代刻本《前汉书》是这批文书和古籍中体量最大,也是修复难度较高的一件文物。”该中心副主任杨华说,这件文物长20厘米,宽14.5厘米,跟现代书本差不多大小,两册共有160多页,其封面、封底均已被污渍、霉菌侵蚀得灰黑破损,里面的纸张也都出现老化、残缺、粘连等情况,“有些纸张甚至糟朽、絮化,轻轻一翻,就往下掉渣。”
杨华和同事们先对古籍进行了全面“体检”,包括它的pH值、纸张厚度、重量、尺寸、色度等。在“诊断”过程中,他们发现古籍的纸张材质为竹纸,虽为同一册,厚薄程度却不一致。针对它的“病害”情况,他们对古籍进行了清洗去污、托裱修复。
明代《前汉书》重现光彩
杨华和同事们先将一张聚酯纤维膜布喷水后铺在工作台上,把裁剪好的轻薄皮纸铺在聚酯纤维膜布上,再把需要修复的书页正面朝下放在上面,书页残损处再覆盖一层皮纸。
在确保修复书页完全被保护妥当后,才开始往书页上适量喷洒纯净水,用毛刷轻轻展平书页的皱褶,刷去上面的浮土和污渍。然后,根据书页的强韧程度,继续喷水,用湿毛巾卷在书页上滚动按压,进一步清理书页上的污渍。
书页污渍去除完毕后,才能进入托裱修复环节。“对托裱所用的纸进行染色,让它跟文物的材质、色泽等一致。”杨华说,在修复书页的背面刷上糨糊,把染色补纸贴在它的背面,再用吸水纸铺在书页上面反复按压,使它和补纸完全黏合,一张残缺书页才算修复完成。
刚修复完成的书页,还不能进行装订。这些书页需要夹在宣纸和毛毡中,再压一段时间,等它们彻底平整和干燥后,才能装订成册。
“保护修复这件明代《前汉书》,我们多个修复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每天最多修复2至3页。修复完成后,才发现这件古籍的封页并非灰黑色,而是明快的黄红色。”杨华说,当他再次翻阅这本古籍时,内心涌起莫名的自豪感,“这件文物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让它重现昔日光彩,再苦再累也值了。”
纸浆滴注填补文书残缺
“和明代《前汉书》相比,唐代《写本郑氏注·论语·公冶长篇》文书残卷虽然体量小,但病害问题比较复杂,保护修复过程也并不轻松。”修复师宋心怡说,这是国家三级文物,也是这批文书残卷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这件文书残卷由2件不规则文书残片组成。其中,一件长46厘米、宽25厘米;另一件长53厘米、宽26厘米。”
“两件文书污渍较重,文书背部托裱的纸张大面积脱胶。文书多个部位断裂、变形,有的部位文字开始错位。”她说,这件文物需要先揭裱清洗,然后再用纸浆滴注法对残缺部位进行修复。
和古籍相比,文书残卷的揭裱清洗过程要更小心。除了铺垫吸水纸,文书上下还要加铺一层细腻轻薄的耿绢。修复文书变形、皱褶部位时,更是要小心翼翼、屏气凝神。“毛刷的力度要恰到好处,才能把错位变形的字复原。否则,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宋心怡说。
这件文书的残缺、断裂等部位,都需要滴注纸浆,文书的边缘也需要滴注纸浆去连接四周的纸框,宋心怡说:“采用纸浆滴注法修复文物,需要先选择和文书材质色泽匹配的纸张,把它们放入碎纸机打碎成纸屑,再把纸屑放入破壁机,加入纯净水,制作成纸浆。纸浆滴注前,要反复试验。滴注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恰好能修补在残缺部位。”
新疆博物馆相关研究人员介绍,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这批珍贵文书,对于晋唐时期中原王朝制度史、新疆地方社会史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批文书从居住、生产、婚姻、信仰等方面记录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反映出当时各族民众房舍相望、田地相接,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交融互鉴的史实。“文书中的《写本郑氏注·论语·公冶长篇》和《千字文》,是我国重要的儒家典籍和蒙学读物,同时也是中原传统文化在西域传播和普及的实证。”该研究人员说。
日前,这批修复完成的文书和古籍已被装进无酸纸囊匣,放入新疆博物馆库房。
来源:新疆日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