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新书收藏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
云南丽江成功研发东巴古籍
智能翻译系统

       东巴文是纳西族的象形表意文字,拥有1400多个单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云南丽江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今年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丽江师范学院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联合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依托语言文字基础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发并发布了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
 

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页面展示

       丽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鑫坦言,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的面世及运用,会让未来的东巴文化传承之路更加顺畅。
 

丽江师范学院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研发人员进行探讨

       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研发人员、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郑小英介绍道:“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以东巴文字理论研究为支撑,基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提供的大量图像和语音数据,综合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初步实现了东巴古籍的智能识别与诵读功能。”
 

丽江师范学院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研发人员进行探讨

       由于东巴文字符的多样性和非标准化特征,翻译、传承复杂且充满挑战。深耕东巴古籍翻译工作35年的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李英深有感触,她说:“随着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的问世,过去东巴古籍翻译时需要大量人力来开展的一些重复、艰辛的工作,就可以通过智能翻译系统来完成,非常便捷。”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 东巴文化研究所编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经过近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初步实现了东巴古籍的智能识别与翻译功能,不仅可以实时反馈修改建议,优化翻译流程,还支持用户对翻译结果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专业研究的需求。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和洁蕾说:“这个项目的开发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的实践,将对东巴文化的深度保护、研究和利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来源: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