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新书收藏
 

2024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会议
在江苏南京召开

 

       8月21日至23日,2024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会议在江苏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图书馆报》承办。

       本次会议以“数字化赋能古籍新生”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古籍活化利用、普及推广方面的创新做法、特色亮点和阶段性成果等话题展开研讨,共同推动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事业走深走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在致辞中表示,古籍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与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当前,新技术的应用使古籍数字化资源开放共享的规模不断扩大,渠道更加便捷,既有效保护了古籍原件,又促进了汇聚、共享与传播。本次会议对推动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图书馆等机构通过多渠道整合社会力量,全面致力于古籍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已发布超13万部古籍影像资源,形成《永乐大典》高清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等对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的平台。同时,国图通过联合多方力量,举办系列品牌活动,让古籍以新颖形式融入生活,“破圈”传播。期待更多图书馆能够持续追溯藏书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惠及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

       南京图书馆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军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在推动古籍数字化及活化利用方面所发挥的努力。他表示,未来南图将继续致力于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使古籍资源实现更多人共享,并在传播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陈军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党委书记、馆长周云岳聚焦“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这一话题作主旨报告。三位专家从古籍传承保护宏观方向、专业技术、行业实践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图书馆等古籍存藏单位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与特长,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开展好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本次会议发布了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入选名单。此外,来自南京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超星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古籍保护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分享。与会代表借此机会相互交流学习,现场气氛热烈。(记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