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书报刊珍品
 

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品鉴:
闵凌刻藏书《虞初志》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虞初”,为汉武帝时期方士侍郎(相当于御前小说家)。他经常到各处采集奇闻逸事,东汉史学家班固谓其为“黄车使者”。《汉书·艺文志》小说类,有《虞初周说》943篇,今不传。此书专收小说,故以“虞初”命名。东汉张衡所作《西京赋》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由此可见,“虞初”当为小说家始祖。自此编始,“虞初”便沿袭作为小说书名。
 


《虞初志》七卷 明袁宏道评 明凌性德刻朱墨套印本

       辽宁省图书馆馆藏《虞初志》为明凌性德刻朱墨套印本,已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题名为《虞初志》七卷,附录一卷。框高21.2厘米,宽14.2厘米。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卷端有王樨登、汤显祖、凌性德序。除此之外,《虞初志》流传的主要版本有明弦歌精舍如隐堂刻本、民国年间扫叶山房石印本以及以扫叶山房本为底本的影印本。

       此书刊印于袁宏道去世(1610年)之后,全书共七卷,除卷一有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十七则外,其均为唐人志怪、传奇短篇小说,共三十种,如《集异记》十六则、《虬髯客传》《长恨传》《南柯记》等。



       由于《虞初志》在内容上选择较精,在明代甚为流行,屠隆、汤显祖、袁宏道等均有评语。由此可窥见明代文人特别是戏曲家喜爱唐传奇的风尚。如汤显祖点校《虞初志》序称:“以奇僻荒诞,若灭若没,可喜可愕之事,读之使人心开神释,骨飞眉舞。”文字婉缛流丽,堪称“小说家之珍珠船”。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写了各种人物形象,无论是“飞仙盗贼”“佳冶窈窕”“花妖木魅”“牛鬼蛇神”,还是一些传记式作品,都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这些传奇故事都意有所荡激,语有所托归。

       《虞初志》凌性德刻印七卷本作为名家汇评本,在明代的小说评点本中独具特色。诸家评点既受到晚明时风的影响,呈现出“尚真”“重奇”审美观念以及褒扬奇女子与侠士等共同的意趣格调,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审美个性。

来源: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