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品鉴:
《东坡书传》
《东坡书传》已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东坡书传》是宋代少有的几部优秀的《书》学著作之一,能疑善辩,横生议论,甚能发前人之所未发,疑前人之所未疑,论前人之所未论。
《东坡书传》现存版本主要有《两苏经解》本、凌濛初刻朱墨印本、毛晋刻《津遗秘书》本、清《四库全书》本、张海鹏《学津讨源》本。辽宁省图书馆馆藏为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题名《东坡书传》二十卷,为凌濛初所刻。
《东坡书传》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东坡书传》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东坡书传》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东坡书传》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东坡书传》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苏轼不仅是北宋最优秀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政论家。他除了在文采飞扬的文学作品中展示了其独特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还撰有专门的学术著作,系统阐述其学术思想。其作《东坡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代圣人立言,借经典垂教,奇思妙想,嘉言谠论,层见叠出,其著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学人的学术研究。
一是苏轼为文主张“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东坡书传》所要针砭的“当世之过”首先就是当时由王安石“新学”引起的穿凿附会学风。晁公武曰:“熙宁以后,专用王氏之说,进退多士,此书驳异其说为多。”可见,从原创动机上讲,此书之作有针对王氏“新学”的意图。
二是苏轼在解经方面,胜义迭见,美不胜收,多新颖独到之见。《郡斋读书志》说其书:“以《胤征》为羿篡位时、《康王之诰》为失礼,引《左氏》为证,与诸儒之说不同。”《四库全书总目》言“其释《禹贡》三江,定为南江、中江、北江,本诸郑康成,远有端绪。”
以《东坡书传》为代表的苏式经学著作,是苏轼以其平生学力、非凡识度和过人毅力撰成的学术力作。故《东坡书传》不仅是苏轼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学史和学术史的宝贵遗产。
来源: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