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0多年,
“流浪的古籍”重回天一阁
古籍,如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之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
近日,记者从天一阁博物院获悉,该院征集到一批善本古籍,量大质优,其中包括一册流散了200余年的天一阁原藏孤本古籍。
天一阁古籍
“本次共征集到17种、110件,主要是古籍,还有1套雕版,其中,最具价值的就是天一阁流散的明抄本《宸濠招》,一册,高30厘米,宽19厘米……”在天一阁古籍阅览室,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正在带大家“鉴宝”。
李开升带大家“鉴宝”
“从《宸濠招》的藏印判断,该书在清代中期流散出阁,经卢址抱经楼、刘承干嘉业堂等各家收藏,抗战期间为郑振铎文献保存同志会购得。如今,机缘巧合下,这部在外‘流浪’了200余年的古籍终于回家了。”李开升说。
《宸濠招》
事实上,历代藏书楼都发生过藏书流散的情况,天一阁也不例外。作为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在450余年的历史传承中,原藏书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途径流散出阁,在20世纪40年代一度仅存13038卷,不足历史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不少珍本善本流落海外。
“天一阁原藏书流散年代不一、流散方式多样、流散种类繁多,而藏书一经散逸往往或佚或残,损失不可估量。”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方对流散书籍的追踪调查从未停止过,地方贤达、文化名流等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四处寻访,力求合浦珠还。
天一阁古籍
据悉,近年来,天一阁博物院启动“天一阁流散书访归工程”,期望能复原天一阁藏书。《宸濠招》为近年来征得的第二部流散书实物,它不仅在版本和内容上皆为存世孤本,更是天一阁藏书流散的重要实物证据,对阁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