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乐三早年所作《墨荷图》及其它
诸乐三 墨荷 安吉博物馆藏
“诸乐三与他的安吉朋友圈”特展,是2022年纪念诸乐三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诸多活动中由安吉县博物馆独立策划、重点原创的展览。展览中有一件诸乐三早年《墨荷图》,为首次面世,纵143厘米,横73厘米,原装旧裱,藏地为安吉县博物馆。
《墨荷图》是目前为止所发现诸乐三作品中年份最早的遗作,时间为1921年,诸乐三虚龄20,款识为:“秃笔荒懒、偶然画荷,六郎神韵、相差几何?莲初姊丈大人清赏,干卿陈杰敬赠。孝丰乐三画,辛酉季秋。”知晓诸乐三是为陈杰所请为其姐夫所作,且是大尺幅,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梳理诸乐三存世遗作及各类文献资料,除此作外,与陈杰(干卿)有关联的尚有手抄影印本《诸乐三诗集》中“寄曹师拙巢海上”之四:王粲登楼赋,陈琳记室才谓一仁、干卿二君。狂龙纵大壑,明月上高台。观海徒摛藻,同岑感异苔。瓣香知未得,长恐负栽培。诗中以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王粲、陈琳作比一仁、干卿二君才华,和曹植一样的高格,且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笔锋一转,谦逊地认为自己学力不够,辜负了老师的栽培。此诗未标明年份,但从排序位置看,可知作于1922年与1925年之间。
另见《诸乐三诗集校注》之“题陈干卿小影”:石城山下樵客,余英溪畔人家。贮满奚囊归去,西风吹冷烟霞。校注录自《沧海》诗刊1924年第四期。陈干卿,民国诗人,有《瘦梅诗存》。据《沧社苔岑录﹙二)》(载《沧海》第五期),陈杰,字干卿,浙江武康人,亦乐三先生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同届同学,又同为沧社社员。从以上两首诗可知陈杰与诸乐三既是湖州同乡,又同是名医曹拙巢所任教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门生,因为诗词上的爱好,同为沧社社员。
据《诸乐三评传》年表载:1920年(庚申)19岁转学到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同时拜吴昌硕为师,学习诗书画印,与仲兄诸闻韵同住吴府,与缶庐老人朝夕相处,受益匪浅。1923年(癸亥)22岁 6月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诸乐三画《墨荷图》时正是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求学期间,与陈杰同窗,私交甚笃,为其所请也不足为奇了。
纵观《墨荷图》,无论是构图样式、笔墨技巧,还是落款书风,皆是从恩师吴昌硕风貌而来。画面物象整体左高右低,成斜角构图,款识在右上角空白处长题。时诸乐三居住吴宅,深得缶庐老人法乳,笔墨技巧和审美取向皆得真传。荷叶厚重淋漓,花及干以篆籀之笔写之,芦苇洒脱飘逸,款书亦老辣纵横,虽自谦秃笔荒懒、相差几何,却丝毫不像出自一位20岁年轻人之手。此作虽未形成个人风格,一派吴家样式,但可窥见画家的才情、天分以及作画时的状态,难怪乎诸乐三成为吴昌硕流派的重要传人,在诗、书、画、印各个领域都取得极高的成就,在20世纪的中国,于美术教育、书画创作、印学研究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图上钤印三方,分别是:干卿(朱文)、陈杰(白文)、干卿(朱文),皆是陈杰用印,两方钤在陈杰字号姓名处,一方钤在左下角空白处。无诸乐三用印,大概是在陈杰处或它处即兴所作。受画人莲初为陈杰姐夫,具体何许人?不得而知,待诸他日材料上有新的发现再作考证了。
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