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宋代医药、方剂之书的出版


医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至宋代则继续发展。首先是对先秦古医书进行整理并予以正式出版。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命晁宗、王举正校定《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难经》二卷、《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宋天圣五年(1027年)四月命国子监摹印颁行。“嘉祐二年(1057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并为校正。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皆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注《本草》、修《图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伤寒论》,悉从摹印。天下皆知学古方书。”

        针灸是我国独创的医疗技术,宋仁宗以针砭之术传法不同,俞穴有差,或害人命,遂命医官王惟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二件,宋天圣五年(1027年)下诏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以为医学生和医者实习之用,对针灸技术发展起过很好的推动作用。王惟一更纂集旧闻,订正讹谬,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宋天圣五年亦命摹印颁行,宋天圣七年(1029年)又颁赐诸州。王执中又有《针灸资生经》七卷《目录》二卷,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由徐正卿刻印出版。宋绍定四年(1231年)赵纶又行重刊。

        宋建宁建阳人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进士。初为信丰县主簿,曾参与镇压民变及汀州兵变历任广东、江西、湖南提刑,多有能政。先后参与魏了翁、陈韦华幕府,颇多建树。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年)为广东经略安抚使,知广州,卒于任上。由于多年提点刑狱,有实践经验,又总结前代法医成果,编成《洗冤集录》五卷,宋淳祐七年(1247年)奉旨摹印颁行。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有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早于西方350多年。19世纪被译成多语种译本,流传世界。
 

来源:中国印刷博物馆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