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敦煌文献
首次在中国高清全彩出版
研究敦煌学,敦煌文献是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敦煌文献散藏世界各地,尤以法国所藏为精品,伯希和1908年从藏经洞带走的,大多是文书长卷,价值极高。记者了解到,时隔100多年后,这批宝藏正首次以高清彩色图录形式在中国陆续出版,高度还原原卷面貌。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内页图。 (上海古籍出版社供图)
据出版方上海古籍出版社透露,由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主编的大型全彩集成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已出版60册。全书预计共160册,将刊布伯希和所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法图)的敦煌文献P.2001至P.6040的图版,涉及文献编号4000余号,图版近40000幅,定名文献6000余种。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全集》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是该全集最先出版的一种。业界专家认为,这是法藏敦煌文献以出版形式的回归,为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将掀开敦煌学研究新的一页。
缩微胶卷或黑白图版,影响文本质量和研究
“如果以编号来算敦煌收集品的多少,依据获取顺序,排在前四位的是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但如果以综合学术价值占比来衡量其质量的话,法藏文献应排名第一。”荣新江说,伯希和比先他一步的英国人斯坦因精通汉语,而又比中国清政府官员和俄国的奥登堡捷足先登。
1908年2月,伯希和来到敦煌莫高窟,进入藏经洞进行翻检。他知道不能将其中所存全部带走,于是定了三个选择标准,即佛教《大藏经》未收的藏外佛典、带有纪年的写本、非汉语的文书。这之中,6世纪的早期典籍、各类纪年写本、大量藏外佛经、儒家经典《论语》《尚书》、道教文献《老子化胡经》等,对于传世文献均具有补充和重要校勘价值。《沙州都督府图经》等地理文献、寺庙账历、占卜文书、法律文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面貌。文书丰富的语言种类,印证了多彩的丝绸之路。唐太宗《温泉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拓本、欧阳询书法拓本、草书佛经经疏等书法作品,白画、经变图卷、佛像、木牌画、绢本画等精美绘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910年4月,伯希和所获敦煌文献入藏法图抄本部。在随后的60多年里,只有极少数学者能够前往巴黎阅读和翻拍部分文书原件,或者获得法图与伯希和等法国学者寄赠的文书照片,或者在相关学者研究征引的研究成果中看到。20世纪70年代,法图将所藏敦煌文献制成缩微胶卷,开始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各国学人所利用。1980年代《敦煌宝藏》的影印本,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图合作出版的《法藏敦煌西域文献》(34册),较为清晰的黑白图版给研究者提供了更好的素材,有效推动了法藏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然而,不得不说,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依据的是缩微胶卷或黑白图版,有些朱笔的校正点记和文字往往无法释读,有些淡朱笔所写的文字更是无法全录,多少不等地影响了此前录文本的质量和研究论著的结论。荣新江以《李君莫高窟佛龛碑》为例,这座碑原来立在莫高窟332窟前室南侧,后来上半截佚失,下半截收藏在敦煌研究院库房里。“我们知道P.2551有这方碑的抄本,是淡朱笔抄的,这些红色笔迹在原来的缩微胶卷上完全看不到。”
从2008年开始,国际敦煌项目网站和法图网站陆续发布过一些法藏敦煌文献的彩色图片,但是许多文书的编号没有汉语定名,图片清晰度有限,一些难以解读的文本至今无人做过透彻研究。
高清彩版纤毫毕现,尽可能还原原卷尺寸和面貌
“因此,我们决定重新整理出版高清彩色版法藏敦煌文献。”荣新江说,向研究者原原本本地提供准确、逼真的图版;保持图版的原貌,清晰可读;给每份卷子准确定题,并保持前后统一的体例;最后编写学术性的附录。这是历代学人编辑出版敦煌文献时的愿景,也是他和学术团队的努力方向。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将完整刊布伯希和在藏经洞所获汉文、粟特文、回鹘文、梵文、希伯来文编号下的全部敦煌文献。其年代上起魏晋,下讫宋元,内容蔚为大观,既包括佛教典籍、道教佚书、四部文献,也包括公私文书、绢纸绘画等。
全书采用八开、高清、四色全彩形式印制,尽可能地还原原卷尺寸和面貌。过去看不到的朱点、朱笔文字、朱印现在都可以见到;部分墨色黯淡的小字和押印、背面透字,以及附页、夹行贴纸等细节,均得以呈现;绘画敷彩、书写笔法纤毫毕现,纸张的颜色、材料清晰可辨;纸的染色和粘连情况、装裱形式,在全彩仿真印制方式下都得以理想展示。在写本学、书籍史方兴未艾的情形下,彩色图版为敦煌写本的物理形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图像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荣新江教授为首的编委会对文献全部加以重新讨论,给予统一的定名;并另行编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叙录》,提示写本最基本的残存状态和首尾题情况,并给出定题的文献和研究依据。
“敦煌学在国际上是显学,在国内虽日益受到重视,但整体水平仍然不够高。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敦煌文献多在国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认为,此次荣新江教授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编纂全彩版法藏敦煌文献,是一次极大的飞跃。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荣誉会长郝春文看来,法藏敦煌文献以高清彩版形式回归,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历经早期“学术伤心史”的中国学术界进一步掌握国际敦煌学的话语权,将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拓展新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也为海外文献的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提供示范和宝贵经验。(记者李婷)
来源:文汇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