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汪必昌研究
6——大仁大孝
 
大仁大孝聚成的《聊复集·怪症汇纂》稿本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撰成《怪症汇纂》原由考略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后导师:冯世纶
 
  御医如文人中的“庶吉士”,是杏林的至高头衔。不同于科举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御医多为世传,平民出身而奉召入朝的御医,应为当时医界翘楚。清嘉庆御医、医学家汪必昌就是为数不多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医术显赫于皇室和民间,还著有《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其学术和文物价值不亚于《本草纲目》底稿。
  怪症是疑难杂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经验难以汇集成册,民间亦难流传。但是,为何坐拥历代医书典籍的御医们,却一直未能汇纂出怪症治疗的医书呢?据《中医人物词典》记载,明代御医王琠也仅校正李楼的《怪症奇方》(1544年),仅是校注而已。我们分析认为,一来寻常御医缺乏行医四方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经历,见到的怪症有限,纵然其能从典籍搜索到怪症治疗药方,其数量少或许不足成书。二来,古代帝王之家忌讳民间借“御医治怪症医书”为由,猜测皇家健康状况或其它隐私。可以说,“御医系统搜集治疗怪症方法”是中医史的一块“空白”,我们对汪必昌生平进行详细研究,认为促使汪必昌填补这一空白的,应是他的“大孝大仁”之心。
  汪家久居新安,世代儒生,但汪必昌因“严老慈病”,促使其精修医术, “以除母恙”[1]而弃文从医。新安多名医,根据《新安名医及学术源流考》[2]的记载,新安从东晋到清末有史料可查的名医高达668人,其中清代就有452人。按理说,在这个环境中,汪必昌完全可以靠寻访名医来救母病而无需放弃科考。然而,汪必昌选择投身杏林,只能说在名医云集的新安,无人能治愈其母亲的病。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母患“怪症”导致汪必昌弃文从医,“孝”是其从医的初心。即使其日后荣登宫阙,受浩荡皇恩,父母虽已作古,其从不忘孝道,以“谋先人窀穸”[3]为由,上书乞归。其稿本大量记载了如“老年气喘”、“高年闷塞”、“中风暴仆”、“柳太后”和“耳鸣”等老年性疾病治疗药方,更显示出他盼天下父母不受病痛折磨的希望。由此可见,汪必昌之“孝”不限于一家一氏,而是兼济天下的“大孝”。
  为学习医道,汪必昌在成为御医之前,曾行医四方,遍历吴越、齐鲁和燕赵等地。不同于世传的御医,汪必昌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民间受怪症折磨之苦,也想必使汪必昌深有感触。医者仁心促使他耗尽半生构思和搜集怪症治疗药方,终于晚年撰成《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后来荣登宫阙,受嘉庆皇帝封赏,但一来汪必昌出于谨慎明智的考虑,选择激流勇退;二来汪必昌痛心于“医道之失真”[4],感念天下苍生,遂退出朝堂、安心编著医书造福百姓。御医汪必昌这份大仁大义,与李时珍退出朝堂著本草相比不遑多让。
  如今,他所著之书多有传世,例如《医阶辨证》《医阶辨药》《伤寒三说辩》等。而《聊复集·怪症汇纂》更是其中最特殊、最珍贵的一本。为避文字狱,时人不敢刊印,但汪必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孤本形式留下《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祈盼后世有人慧眼识珠,加以传承运用,救助苍生。幸运的是,该稿本没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于2017年重现公众视野,540种药方将流传于世,并终将造福苍生。
  追思汪必昌著《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我们从那发黄的书页,古朴苍劲的手迹,一笔一划的朱笔墨笔批注,不仅能见证他著书行医的严谨务实,还足以看到其大仁大孝的初心。如同他本人所说,他所编写的书:“一字一句,惟求实学。上保太和,下济民世,非好名泛泛而作也”[5]。汪氏高义,至孝至仁,为母为民。一代大家以“大仁大孝”聚成《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实属后来者之榜样。

2018年4月29日于北京初稿,5月2日修订。
 
 


[1] 出自汪必昌自序,新安医籍丛刊.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版
[2] 李济仁《.新安名医及学术源流考》.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出自汪必昌自序,新安医籍丛刊.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版
[4] 出自汪必昌自序,新安医籍丛刊.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版
[5] 出自汪必昌已刊本《聊复集》之《凡例》,新安医籍丛刊.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版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