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资治通鉴》与余姚官刻本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宋神宗赵顼(xū)赐书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横跨了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极高。《四库全书总目》评为:“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主编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编写成一部巨著,“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在该书的流传过程中,有一个版本极为重要,由于是在南宋年间由官方在余姚制版刻印,故称为“余姚官刻本”。是在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重刻孝宗朝(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宋孝宗执政时期――笔者注)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时期)两浙东路茶盐司刻过《外台秘要方》四十卷。绍兴三年(1133年)刻《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杨雄《太玄经》十卷。绍兴六年(1136年)刻《事类赋》三十卷,以及无年号《唐书》二百卷。

 

当时余姚的绢、茶、盐业极为发达,“姚黄”竹纸更是驰名全国,并由此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也正是这个原因,294卷巨著《资治通鉴》才会选在余姚校刊印行。

 

从《资治通鉴》的几次刻印的过程来看,虽然《资治通鉴》成书后,在宋神宗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但是,元祐本已不可见。因此有理由认为,目前《资治通鉴》余姚官刻本成为存世的最早版本了。

 

此版书卷后有刊板题识:“绍兴二年(1132)七月初一日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印造进入”。该版本版框高21厘米,宽14.1厘米,半叶12行24字,白口、左右双边。白麻纸印本,纸墨莹润,刀法规整,字体方整端重,宋讳缺笔至构字,慎字间有剜去末划痕迹,当是孝宗朝稍后印本。版心下记刻工名,皆南宋初期杭州地区习见良工,多见于同时所刻他书。卷末原有绍兴二年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校勘官衔名钤有“天禄琳琅”、“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等印,迭经文徵明、顾从德、季振宜、徐乾学等名家所珍藏,清初又为内府天禄琳琅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在北宋末期,由于金兵南下所迫,只得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而原北宋国子监书版由于兵灾全遭毁弃,秘书省、国子监的刻书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因此,在南宋建国初期,只得搜寻一些北宋旧监本书籍作为蓝本。由于此时的国子监已无力重雕,故令临安府及两浙、两淮、江东等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刻版,然后送归国子监,这就是地方官刻的由来。

 

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只刻印了九经白文、十三经古注、十二经正文,以及一部分正史书和《资治通鉴》。其它书版多存在原地印卖,或由读者赎买。因此,南宋时期地方官刻书迅速发展起来。如:各地方公使库,中央在地方各路设置的各路使司、地方州(府、郡)县军学、郡学、县学、书院等等都普遍刻书、印书。

 

南宋的地方官刻包括“公使库刻书”、“各路使司刻书”、“各州(府、县)刻书”、“州(府、军)郡”、“县学刻书”、 “书院刻书”几个种类。

 

其中,“公使库”是指宋代地方接待中央来往官吏安寓的所在,这种部门有着较为殷实的经济力量,加之往来客寓都是政府官员,因此多附庸风雅,从事刻书印书。

 

其中,“各路使司”,则与宋代的官制有关。据《宋史•地理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析为二十三: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河北东、西,永兴,秦风,河东,淮南东,两浙,两淮,江南东、西,荆湖南、北,成都,樟,利,夔,福建,广南东、西。高宗南渡后,所存者,两浙、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等十五路。”

 

政府在各路设置茶盐司、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等机构主管茶盐专卖、民政、水路转运、财政税收、提点刑狱诉讼等事务。这些机构,掌握着各地方的政治经济命脉,有较雄厚的力量和条件,也竞相从事刻书、印书。

 

而《资治通鉴》的余姚官刻本就是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在余姚所刻,而民间很难刻这部宏著的原因,可能与资金来源和工程庞大不无关系。


来源:古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