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孤本《慎贻堂书目》查考记

\

 

清抄本《慎贻堂书目》现藏国家图书馆,为海内孤本。通读并查考此书目后,我们发现,它不但是研究山东著名藏书家刘喜海、毕忠吉以及山东文献的重要书目,而且还为研究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李渔提供了宝贵资料。

 

一、毕忠吉、刘喜海、刘雯与《慎贻堂书目》

 

(一)毕忠吉与《慎贻堂书目》

 

慎贻堂”“是毕忠吉的堂号。毕忠吉(约1634—1688)字致忠,号铁岚,一号淄湄,山东益都金岭镇人。毕忠吉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即熟读《五经》及故辞。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元年(1662)任常州府推官。后升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康熙十六年任蠡县事,后升任主政。康熙二十年(1681)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明年会试同考官,工部郎中。二十四年(1685)以佥事督学贵州。任满授云南布政司参议,一摄粮储道,再摄盐驿道。年五十五岁卒。关于毕忠吉的撰述情况,过去的资料说他著有《滇南记》一卷,《诗稿》一卷,都没有刊行;康熙三年刊印明代赵维新撰的《感述录》六卷、《续集》四卷。今见《慎贻堂书目》数术家类中收有《太乙立成历》五卷五册。经查《山东通志·艺文志》,为毕忠吉所撰。毕喜藏书画,又具经济实力,因此藏书藏画宏富。毕曾为所藏书画编有总目,其名不详,各种书目、画目都不见著录,恐已亡佚。《慎贻堂书目》就是这个书画目的节抄本。

 

(二)《慎贻堂书目》的校对者刘喜海

 

《慎贻堂书目》的校对者是刘喜海。刘喜海(1793-1853)字吉甫,号燕庭,祖籍山东诸城。是刘墉的侄孙。室名嘉荫簃、味经书屋、十七树梅花山馆、来风堂等。

 

喜海先祖几代都位居高官。六世祖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明天启四年(1624)举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七世祖刘棨字弢子,号青岑,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二十四年(1685)进士。初授湖南长沙县知县,官至江西按察使,皇帝恩赐御书清爱堂扁额;曾祖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并兼管吏部、兵部、刑部事务,卒谥文正;叔祖刘墉(1720-1804)字崇如,号石庵,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为乾隆朝名臣、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卒谥文清;祖刘堪字广如,监生,二十一岁卒;父镮之字夙循,号信芳,乾隆二十年(1755)钦赐举人,三十年(1765)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喜海兄弟二人,其弟华海字实甫,号禹亭,没有大的作为。

 

喜海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顺天府乡试举人,官至四川按察使,陕西、浙江布政使。其精心博古,好搜奇书,是道、咸年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他不但对宋版等古籍善本不惜重金购求(收藏有宋版书几十部之多),对一些未曾刊行,仅以抄本流传鲜为人知的图书、书目也努力搜求,或购买或手抄,并为之校跋。《慎贻堂书目》就是其中之一。

 

刘喜海一生主持抄书目一百多部,而且多为罕见书目,他为我国古代典籍的保存、流传做出很大贡献。但由于他在金石,古钱币方面造诣甚深,以致藏书成就未彰,非常遗憾。

 

(三)《慎贻堂书目》的手抄者刘雯(刘如海)

 

刘雯字子章,号尔文。一生布衣,有三子三女。刘雯的曾祖綋熙和刘喜海曾祖刘统勋是亲兄弟。綋熙字尔厚,号恬园,康熙五十二年(1713)顺天举人,三十六岁卒。生有七子、其中刘坪即刘雯祖父。刘坪字敬叔,号懋亭,享年七十四岁。坪有五男一女,长子秉籙即刘雯的父亲。秉籙字伯实,号德园,监生,享年六十二岁。秉籙除刘雯外,还有三女。

 

刘雯本人一生没有做官,子女又多,家境远不如刘喜海。刘雯六十岁以前事迹不见记载,六十岁以后都在为喜海抄书,以此养家。《慎贻堂书目》就是他七十六岁时所抄(《慎贻堂书目》后刘雯署道光壬辰春兄雯改名如海书时年七十有六)。

 

刘雯为喜海抄的书,现查到的有《钱录》十二卷,《武英殿颁发通行书籍目录》一卷,《石刻目录》一卷、《御书楼书目》一卷,《书目类编》不分卷,《裘抒楼藏书目》四卷(清汪森藏),《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十四卷,《伪经目录》一卷,《大清重刻龙藏汇记》一卷,《续藏目录》一卷,《竹崦庵传抄书目》不分卷(清赵魏藏并撰),《书目汇编》二卷,《春晖堂书目》一卷(清陈奕禧藏),《池北书目》一卷,《碑目》一卷(清王士祯藏),《佳山堂书目》一卷(清冯溥藏),《慎贻堂书目》一卷(清毕忠吉藏)。

 

从《慎贻堂书目》后题署,我们知道了刘如海即刘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道光七年(1827),刘雯还用本名为刘喜海抄书,到道光十年(1830),刘雯就开始改用如海名抄书。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断定刘雯改名如海的时间是道光八年(1828)前后。我们还发现,道光十二年(1832),也就是抄《慎贻堂书目》的这一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14年)不见味经书屋抄书,直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才又见以室名嘉荫簃抄成《则堂集》六卷。我们可以推断,在没抄书的这段时间,刘雯已经去世,后来题室名嘉荫簃的抄书都不是刘雯所为。

 

二、《慎贻堂书目》的特点

 

《慎贻堂书目》,半页1021字,小字双行同。单鱼尾,细黑口,左右双边。版心上书慎贻堂书目五字,版心下镌味经书屋鉴藏书籍两行,在味经书屋四字上方为页码。左栏外下方刻东武刘燕庭氏校钞八字。

 

《慎贻堂书目》共收书387种,分为经类、小学类、正史类、编年类、故事类、传记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姓氏类、地理类、诸子类、数术家类、杂艺类、类书类、医书类、别集类、词曲类。刘喜海在《慎贻堂书目》前有一说明:本是书画目,今删其画不录而书则检载之,非依原本也。《慎贻堂书目》不仅删原目画,而且书也不是照抄,只是检载。怎样检载呢?刘氏在书后也做了说明:右所载多近人不甚著名之小集以其难得故备录,而原目之甚易得者如李杜全集之类概不录。

 

刘喜海是图书收藏大家,见多识广,经他挑选的书其价值可想而知。经查考有关书目,清人文集,以及《常州府志》、《山东通志》、山东有关县志、《山东文献书目》等,我们发现《慎贻堂书目》依刘喜海上说原则,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稀见书较多

 

书目中稀见书较多,稀见书分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撰著者有名或比较有名,但书不为人知,被各书目脱漏。这类书如经类宋芮作舟、吴锐《小学群言析衷》六卷;故事类清喻成龙《集圣训》一卷;诸子类清鄗鼎《私笺读录》十七卷,清孙琮《评定东莱博议》四卷;杂艺类清李渔《农圃春秋》一册;地理类清姜良性《闽清县志略》一卷,清张鸿烈《河防万言策略》一册;传记类明徐从治《奏议纪略》二卷,清伦品卓《修白鹿书院便览》一卷,清赵执信《孙中郎传》一册,清张怡《白云述》一卷;别集类明刘锡元《心城世技》九卷,明郭凝之《蔚庐草》一卷,张孚敬《鸣秋草》一卷,明钱春《台西奏稿》一卷,清茅兆儒《豫南游草》一卷,清鲍鼎铨《燕台近咏》一卷,清陈蕃《西川记略》一卷,清陈斌《如沧溪集》一卷,清尤侗《赐宴诗》一卷,清尤珍《暗然斋诗》一卷,清严沆《奏疏》一卷,清卢綋《四昭堂诗集》十一卷,清徐嘉炎《大驾南巡赋》一卷,清赵作舟《使黔草》二卷,清姜希辙《奏疏》二卷,清毕际有《存吾集草》五卷,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书不为人知,撰著者也不出名,这类撰著者及书更不应被湮灭。如经类陶原良《四书千古定本》四十卷,周统《礼记集成》二卷;小学类陈眉公《切要字语》二卷;故事类林北海《万善源》四卷,朱玑《感应篇说定》八卷,周龙甲《警士铎》一卷,余应虬《二眉故事》二十卷,熊宏备《功德林》一卷;传记类魏之佳《黔行记略》一卷,张天植《前因偶纪》一卷;杂艺类王湘客《删定墨苑四家》七册;别集类何缙《心遥堂初集》一卷,马雄镇《疏稿》一卷,孙自成《广陵古迹咏》一卷,孙自式《归航杂咏》一卷,朱旦《雁宇诗》一卷,曹国柄《遗疏》一卷,周鼎建《拥竹轩草》一卷,严肇修《宜雅堂集》一卷,郭指南《雪岗余草》一卷,奚林《登岱草》一卷,罗英《爱羽集》,王补之《慧叶轩诗》二卷,王了庵《诗集》十卷,王泽弘《陈情两疏》一卷,王慧先《治黄纪略》一卷,王谦志《棠阳偶兴》一卷,王与阶《采山堂草》一卷,《张西山集》九卷,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其他书目有著录,但书已亡佚。如黄公绍《古今韵会》,过去人们只知此书散失,详情不明;《慎贻堂书目》注明它有三十卷,二十一册。再如刘敕《岱史》十六卷,十六册。此书为明吴江吕纯如修,济南刘敕改定,崇祯元年刻本。乾隆《历城县志》卷十九《艺文志》有著录,但未见传本。《慎贻堂书目》证实过去的著录是可靠的。

 

(二)山东先贤著作较多

 

《慎贻堂书目》收录山东先贤著作60种,其中18种已被《山东文献书目》收录。未被收录的42种为:正史类清马骕《马氏绎史》四十四册;故事类清周志讷《周氏家训》二卷;传记类清赵执信《孙中郎传》一册,清高珩《何思先生传》一册,清尚昂《筹军纪略》一卷;职官类成勇李署炯《鉴录》一卷;地理类清薛凤祚《河防辑要》八卷,清唐梦赉《淄川县志》八卷;清叶先登《颜神镇志》五卷;诸子类清高念东《金刚经大义》一卷;术数家类清毕忠吉《太乙立成历》五卷;别集类清唐梦赉《志壑堂集》四十四卷,清高念东《延陵宝墨序》一卷,清唐梦赉《借鸽楼近集》,清薛凤祚《寄寄斋随笔》一卷,清唐梦赉《疏稿》一卷、《四赋》一卷、《诗余》一卷、《南巡十六咏》六册、《东巡八咏》一册、《禁籴说》一卷、《四辨》一册,明钟羽正《司空道稿》二卷,清于觉世《南岭南诗》一卷,《使越诗》一卷,清毕际有《存吾集草》五卷,王谦志《棠阳偶兴》一卷,明韩养醇《太末吟》一卷,《枝隐园吟》一卷,清赵作舟《使黔草》二卷,清冯溥《予告纪恩》一卷,清张谦宜《家学堂诗》一卷,费琚《偶刻》一卷,清张虞言《北征诗草》一卷,清张笃庆《阙里觐圣诗》一卷,《般阳书院诗》一卷,《桓台唱合诗》一卷,明房可壮《疏稿》一卷,清安静子《近代古文集要》四卷,明冯惟讷《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清唐梦赉《志壑堂诗余》一册,明王衮《四虽轩诗》五卷。

 

(三)藏书与居官地有关

 

毕忠吉康熙元年至康熙四年任常州府推事,他收藏的书中有常州人唐鹤徵《武进县志》八卷,钱一本《日启新斋像抄》六卷,杨兆鲁《闽南纪事》二卷,薛应旂《甲子会纪》五卷,钱春《五行类应》九卷,邹祗谟《遥志斋文集》一卷,吴亮《增修毘陵人品记》十卷,《毘陵孔氏历朝优免录》一卷等19种。《筹军纪略》的撰著者尚昂,虽是山东宁津人,但顺治十五年曾任武进县知县。

 

毕忠吉康熙二十四年曾任职贵州、云南,《鸡足山志》的撰著者范承勋时任云贵总督,并曾对毕忠吉有过嘉奖。此书很可能是那时收藏的。另外黄元治《大理府志》三十卷,曹申吉《贵州通志》三十卷想必也是那时收藏的。

 

(四)为官山东的外籍人著作较多

 

《慎贻堂书目》中收在山东作官的外籍人著作达37种之多:任弘烈《泰安州志》四卷(明万历三十年泰安州郡守,山西长治人)、张鹏翮《敦行录》二卷(康熙二十三年任缪州镇总兵,四川遂宁人)、朱玑《感应篇说定》八卷(乾隆二十三年任兖州府知府,陕西人)、周龙甲《警士铎》一卷《三齐学政教》一卷(康熙六年山东学政,江南山阳人)、周昌《从戎笔记》一卷《明心奏稿》一卷(康熙十七年知山东登莱青道,湖北钟祥人)、徐从治《奏议纪略》二卷(累官济南知府,浙江海盐人)、吕坤《居官必要》八卷(山东布政使,河南宁陵人)、严曾榘《蒲台县志》十卷(康熙二十五年山东巡盐御史,浙江归安人)、孙元衡《新城续志》二卷(康熙三十二年知新城县,安徽桐城人)、王家宾《青州府志》二十卷(万历四十年知青州府,河北定兴人)、程素期《邹平县志》八卷(康熙二十七年知邹平县,安徽繁昌人)、陈镐《阙里志》二十四卷(山东按察使,浙江会稽人)、姜良性《闽清县志略》一卷(顺治十一年知新城县,辽宁奉天人)、周亮工《闽小纪》四卷(崇祯十三年知潍县,康熙元年青州兵备佥事,河南祥符人)、王圻《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知曹县,江苏嘉定人)、徐栻《大学衍义补纂要》六卷(知右布政使,江苏常熟人)、李荩举《业日录》二卷(知佥事分巡兖东,甘肃永平人)、王龠州《文抄》十二卷(嘉靖三十五年为青州兵备副使,江苏太仓人)、罗英《爱羽集》(康熙四十五年知博兴县,江苏人)、卢綋《四昭堂诗集》十一卷(顺治五年知新泰县,湖北蕲春人)、周统《礼记集成》二卷(康熙二十八年知兖州府,湖北应山人)、张慎言《泊水斋诗》六卷(知寿张县、曹县,山西阳城人)、方殿元《九谷集》四卷(康熙二十三年知宁阳县,广东番禺人)、堵廷芬《襟兰集》一卷(顺治间知历城县,江苏无锡人),周昌《即次吟》一卷(康熙十七年山东布政使,湖北钟祥人)、陈斌如《沧溪集》一卷(康熙二十九年知东衮道,陕西华州人)、胡铨《樗草》一卷(康熙七年知曹州府,江苏广陵人)、严允肇《石樵诗》十二卷(知寿光县,浙江吴兴人)、李荫祖《奏议》六卷(顺治十一年授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辽宁奉天人)、张泰安《奏谢疏稿》一卷(康熙三十七年山东漕运总督,山西阳城人)、陈干豫《治郡卮言》一卷(康熙三十三年胶州镇总兵,江南人)、宋白《文苑英华》一千卷(知兖州,河北大名人)、姚铉《唐文粹》一百卷(宋咸平二年知郓州,京东转运使,合肥人)、俞宪《盛明百家诗》三百二十卷(嘉靖山东按察史,无锡人)、陆j2o238.jpg《山东通志》四十卷(山东按察副使、提督学政,浙江鄞县人)。

 

三、《慎贻堂书目》对蒲松龄、李渔研究的价值

 

《慎贻堂书目》不仅对研究山东藏书家,山东文献是重要书目,而且也为其他一些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现仅就我们的认识所及,谈一下它对研究蒲松龄和李渔的价值。

 

(一)《慎贻堂书目》与蒲松龄研究

 

要研究一位作家及其作品,必须了解他的身世、经历、社会关系。只有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了,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甚至郢书而燕说。《慎贻堂书目》提供了与蒲松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人的书目资料。

 

张笃庆字历友,号原斋,是蒲松龄挚友,与浦松龄一生未断交往。他一生的经历、遭遇和蒲松龄最相似。他们年龄差不多,都没有中举,没有做官,都曾坐馆缙绅人家,都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研究浦松龄是必须研究张笃庆及其著作的。《慎贻堂书目》收张笃庆《阙里觐圣诗》(阙里是孔子故里的别称)一卷,不见著录。

 

高珩字葱佩,别号念东,自号紫霞道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生,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左侍郎,寻左迁太常寺少卿,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最后以刑部左侍郎致仕。

 

高珩是最早为《聊斋志异》作序的两人之一。蒲松龄与高珩有姻亲关系。高珩告假家居期间,蒲松龄曾与之同游,并一度生活在他的身边。《慎贻堂书目》收了高珩三种书:《何思先生传》、《金刚经大义》、《延陵宝墨序》,都不见著录。

 

蒲松龄另一位知音、同邑前辈,是第二个为《聊斋志异》作序的唐梦赉。唐梦赉字济武,号岗亭,别号豹岩。顺治六年(1649)进士,为庶吉士,后授秘书院检讨。唐梦赉罢官归里时,年仅二十六岁。此后四十余年,优游林下,闲居乡里。他读书广博,为文赋诗,著作很多,赢得了当地官绅、文人们的尊敬,颇有些名望,曾先后被推举出来纂修《淄川县志》、《济南府志》。

 

唐与蒲松龄一起出游互相唱和,蒲松龄还奉命为唐梦赉写生志,关系非同一般。《慎贻堂书目》收唐梦赉著作11种,其中《借鸽楼近集》不见著录,另外《禁籴说》一卷,到底是唐梦赉著作,还是蒲松龄的著作,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慎贻堂书目》注明为唐梦赉著作,真相大白。

 

蒲松龄享年七十六岁,而他在本邑毕际有家坐馆达三十年,将近半生,他的大部分论文、杂著,《聊斋志异》的大部分篇章,都是在毕家写的。研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是必须考察他在毕家的处境,生活况状及毕家人的情况的。

 

毕际有字载积(《慎贻堂书目》作载绩),号存吾,明末荫为官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拔贡入监,考授山西稷山知县,升江南通州知州。毕家是当时淄川县的名门望族,家里藏书很多,与社会名流交往也很频繁,这对蒲松龄是有很大影响的。毕际有对蒲松龄非常友好、器重,蒲松龄也把馆东毕际有当成了知己。毕际有死后,蒲松龄写有《哭毕刺史》七律八首,歌哭情深。

 

《慎贻堂书目》收毕际有著《淄乘徵》、《存吾集草》;收毕际有父毕白阳著作《石隐园藏稿》。《存吾集草》五卷一册是研究蒲松龄的宝贵资料,书中内容肯定有不少涉及蒲松龄。此书不见任何著录,蒲松龄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袁世硕先生也称不知有此书

 

(二)《慎贻堂书目》与李渔研究

 

李渔是十七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坛出现的一个怪杰。他不仅在诗文、小说、戏曲、史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园林、饮食、服饰、养生诸方面也有实践和理论。可以说李渔是以他的多才多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李渔在清灭亡南明小朝廷以后回到家乡,盖茅屋,买地皮,过了三年农圃生活。这段生活对他后来形成系统的园林建筑理论有很大影响。《慎贻堂书目》收入的李渔《农圃春秋》一书,应是反应这段生活的真实记录。

 

《农圃春秋》一书在《李渔全集》中未收,年谱中不见记载,各种书目没有著录。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俞为民教授著《李渔评传》一生著述一节中也没有提及此书。

 

尤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西堂。清顺治拔贡,授永平推官。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李渔与其相交甚密,两人相互唱和,并互校书稿。尤侗还为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作序,为诗文作评。

 

李渔经常请尤侗等人聚宴,看戏,赋诗酬和。《慎贻堂书目》收尤侗《赐宴诗》一卷,也是研究李渔的重要资料。

 

四、《慎贻堂书目》的抄写错误

 

《慎贻堂书目》的抄写时间是道光十二年(1832)。从道光四年(1824)到道光十二年(1832)的七、八年时间,以室名味经书屋抄成的书目达七十余种之多!其中甘苦,可想而知。也许正是因为抄写量太大,抄写者刘雯(如海)又年事已高,所以书目在抄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错误。虽然情有可原,但为避免以讹传讹,我们还是不能不一一指出:书目中有的撰著者的名字抄错,如邹漪错为邹斯漪”“邹绮严曾业错为严曾榘徐师曾错为徐师鲁沈津错为沈律白胤谦错为白允谦;有的书名抄错,如《北墅绪言》错为《此墅续言》,《奏汉文尤》错为《奏汉文定》,《圣学嫡派》错为《圣学滴派》,《历代君鉴》错为《历代君监》;有的书名过于简化,如《重刊校正唐荆川先生文集》简化为《唐荆川集》,《新编妇人大全良方》简化为《妇人良方》,《诗观初集》简化为《诗观》,《全城纪略立后记》简化为《立后纪》,等等。

 

以上是我们查考《慎贻堂书目》得到的结果。因此书目为海内孤本,不易见,所以把查考的情况做了以上介绍,供有关读者参考。通过对书目的全面查考,弄清楚了一些过去很模糊的问题以及稀见文献、乡邦文献的情况,更加了解了刘喜海、刘如海两位先贤为保存、传播古代典籍做出的重要贡献。

 

来源:《文献》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