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籍中回望历史烟尘
清中叶以后,广东就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典籍收藏地之一,大小藏家不下数百人,以收藏精、规模宏大闻名。无论是岭南大家的诗文著作、还是明清“广刻”的图书,广东的人文精神,至今留存在这些传世古籍当中。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秘书长林子雄透露,目前在广东大约有10万种古籍,近4年来相关部门已普查了其中的一万余种,广东古籍普查与保护任重道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作为省内古籍收藏最丰富的单位,2008年曾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地方文献中心主任倪俊明不但负责中山图书馆古籍藏书管理部分,而且承担了大型文献丛书《广州大典》的编辑部主任。日前,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信息时报》记者讲述了广东古籍收藏的一些故事,他说,在文献的采集与保存、珍贵典籍的刊刻、以及建立一种现代的、开明的藏书态度等方面,广东藏书家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广东典籍收藏:精品多、数量大
广东藏书楼的兴起和发展是从明初开始的。明代广东的经济长足发展,文化也随之兴盛,文人学士层出不穷。洪武八年诏令各地设立社学,其后广东的书院蓬勃兴起,这都为藏书提供了基础。明代广东藏书家多为学者,邱浚的石室、黄佐的宝书楼、张萱的西园、陈琏的万卷堂、梁储的奎翰楼、梁朝钟的吼阁,都是明代广东赫赫有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正是民间的广泛藏书,让许多古籍得以传流到今天。
从清中叶开始,广东对文献图籍的收藏迅速崛起,全国瞩目,到了清末民初,重要的藏书楼数十座,藏家数百人,最著名的有潘仕成的海山仙馆、孔广陶的三十三万卷楼、伍崇曜的粤雅堂、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并称粤省四家,其他如李文田的泰华楼、梁启超的饮冰室、潘宗周的宝礼堂、莫天一的五十五万卷楼,皆闻名于全国,稍后更有梁鼎芬、徐信符、黄荫普、黄子静、容庚等无数学者大家藏书浩瀚,那么这些岭南的藏书家与中原学术界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色呢?
倪俊明告诉我,首先,广东典籍收藏精品意识强,他引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黄增章的文章《广东私家藏书楼和藏书家的地位与贡献》中举的例子:当时丁日昌的持静斋收藏的精品藏书达十余万卷,被评价为“堪为东南文献之正宗”。他去世后,北平、上海的书商为了得到他的藏书,特地在揭阳城设了书店,可见他的藏书有多么珍贵了。
这时期广东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普遍规模宏大,经常上十万卷。比如孔广陶的三十三万卷楼,莫天一的五十万卷楼,徐信符的南州楼一说藏书达60万卷,另一说是1200多箱、360余万卷,伦明的续书楼藏书也数百万,方功惠的碧琳琅馆自称藏书十余万卷,但一些曾目睹或亲自处理过方氏藏书的学者和收藏家认为远不止此。其他如伍崇耀的远爱楼、潘仕成的海山仙馆、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任公的饮冰室以及芋花庵主人辛耀文的收藏都颇有名气。
这么大量的藏书,当然不可能都是本省贤达的著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广东学者的诗文作品和方志记录,这些得到保护的地方文献,最完整地将岭南文化精神保存了下来。
开明分享的藏书理念开风气之先
光是藏品精、数量多,可能还不足以为奇,广东藏书或者说文献收藏界与中原最大的不同,是其藏书理念的开放。倪俊明感慨地说:“书要公开才有价值,但当时连国家藏书楼都只有少数人才能借阅,私人藏家更是怀着立功立名的心态去藏书,遍访珍本然后秘加收藏,别说外人,就连自家亲戚都难得一见。可是广东藏家就不这样。他们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吝于向社会开放自家的藏书,还刻印传播,让书籍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理念是相当现代的。”
这一点在黄增章的文章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文中提到,早在明初,曾官至礼部侍郎的东莞人陈琏就将他的私藏“万卷堂”对外开放,其中许多书连国家藏书楼都没有。他退休回乡后,四方学子都来慕名求教和借书,他不但大方地任人借阅,还给外地来的学子提供食宿,实在难得。广州石德芬的徂徕山馆,也是较早将私藏供公众阅览的一个,他不但开设对外阅览,还开馆办学,这样他所收藏的古籍就有了实际的辅助教学功能。当时到这里从学读书的人很多,梁启超也曾受业其间。康有为的藏书也很丰富,在他开馆授徒之后,他的云衢书屋也变成了私立学校图书馆,学生随时可以借阅。
除了开放借阅,广东藏书家还首创了图书捐赠。人们将梁启超和梁鼎芬称为我国近代开献书之风的两个人。二梁之后,广东藏书家将自己的收藏捐献给公众的还有许多位,如陈沣的子孙将传鉴堂和东塾书楼劫余的藏书全部捐赠给中山大学,其中有不少珍贵的手稿和文物,徐甘棠将其二万余卷藏书捐赠给岭南大学图书馆,其中有不少珍本、孤本。黄荫普将其藏书全部捐献给中山图书馆,等等。还有潘宗周,将其二十余年来花巨资收藏的珍贵典籍公诸于众,让商务印书馆重新出版,去世后,其后人将其藏书全部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古籍保存中岭南文化薪火相传
在这样丰沛的民间藏书之风中,岭南一些重要的学者著作免于劫火,得以传世。广东历史上许多文献赖于私家藏书楼的收藏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要数屈大均,他的全部著作都被清政府严令销毁,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他的大多数著述,看到“翁山诗派”的璀璨雄奇、读到他记录广东的天文地理、经济风物、人物风俗的“广东大百科”——《广东新语》,了解到他所树立的以社会经济生活为中心的经世致用史学,不能不归功于私家的犯禁收藏。
如今广东现存的古籍,最大特点是很多具有岭南特色。明代黄佐所编的《广东通志》就是当中的代表藏书,该书记录了广东省内的风俗、水利、人物、艺术文化等,同时还记载了葡萄牙人最早在广东沿海活动的情况,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澳门历史的重要依据。
小链接
你所不知道的广东古籍
广东现存最早的古籍是宋刻本
据去年10月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显示,目前广东省内发现的最早古籍是现存于广东省博物馆的《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与现存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均为宋代刻本。为什么没有更早的藏书被发现呢?简单说,就是受制于文化传播、交通状况还有刊刻技术的掌握啦!
明代广东藏书家的“图书馆学论著”
明代广东藏书家首推邱浚,他出身孤苦,早年为求书而倍尝艰辛,明景泰年间中进士,后历任编修、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了家乡学子不再无书可读,特于琼山县学建石室以藏书。邱浚辞世后,明孝宗曾赐图书万卷予石室,以示哀荣。邱浚在翰林院读书多年,记诵渊博,冠绝一时。因此他对国家的藏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备受推崇的著作《大学衍义补》一书中,有“图籍之储”专节,阐述了我国历代国家藏书的历史,对图籍的收藏、散佚的原因以及收藏机构、典章制度等作了深刻的论述。它是当时关于国家藏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藏书思想史方面的重要论著。
《广州大典》规模大过《四库全书》
作为广州历史文献汇编的宝库,2005年启动、正在编撰中的《广州大典》内容包括广州史料、广州人和寓贤著述,以及广州刻印版丛书;地域范围以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范围为界;第一期收录文献的下限是1911年,个别门类文献延至民国。所收书目达到4151种。我们一说大型丛书,一定会想起《四库全书》,而《四库全书》也不过收书3053种,从所收书目的种类来说,《广州大典》已经超过了《四库全书》,比其他省的同类丛书规模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