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保护纪略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2020年9月4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了“抗战时期典籍文献抢救保护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陕西省图书馆馆员、修复师薛继民以大量生动丰富的历史图片、影像和翔实记录,讲述了陕西省图书馆对馆藏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的修复与保护,体现了当代图书馆人的历史担当和使命。
抗战时期,陕西省图书馆所藏清雍正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在陕西省立同州师范学校经历过一次有计划的基础性保护。2015年,伴随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的建立,该书迎来了一次整体性的科学化修复保护,即陕西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与保护项目的实施。
《古今图书集成》
清雍正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是中国图书史、类书史、印刷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被誉为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该书在康熙年间由陈梦雷主持编撰,后于雍正初年经蒋廷锡校订刷印成书,后世虽有多种版本传世,但雍正六年(1728)铜活字版本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历来为世所重。
《集成》成书之初,获赐者仅为皇帝身边少数的王公重臣,颁赐数量极其有限。直到乾隆中后期,因编纂《四库全书》和修建南北七阁,才逐年按需将内府所藏《集成》陈设于各省行宫及各阁、各殿,同时颁赏给一些重要大臣和交送进书最多的民间藏书家以示褒扬。然而,历经200余年的时代更迭,多数传世的《集成》已由于种种原因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据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记载,国内现存清雍正铜活字版《集成》11部,陕西省图书馆所藏名列其中(名录号01946)。
陕图藏《集成》现存4652册、9304卷,为四眼线装,黄色洒金蜡笺书衣,黄绫包角。从清代内府刻本对装帧所用材料和色彩崇尚黄色的体系来看,这部《集成》合乎皇帝御览图书和进呈皇帝审阅之书的礼制规范,整体上呈现了内府刻书尊贵典雅、庄重古朴的艺术风格。它与馆藏南宋刻本《碛砂藏》并称为陕图两大镇馆之宝。
《集成》迎来科学化修复保护
自古藏书殊为不易,尤其对于像《集成》这样一部大书而言更是艰难。受到时间和特殊历史事件的影响,陕图藏《集成》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破损,主要表现为酸化、脆化、老化、撕裂、缺损、缺失、褶皱、霉蚀、霉变、粘连、虫蛀、水渍、污渍、断线、包角缺损等,其中比较严重的是水渍、污渍、书衣缺损、粘连现象。
另外,陕图藏《集成》有一类比较突出的病害现象,即很多书衣为后世人为附加,所用纸张多为民国机制纸和废旧纸张再利用,装帧手法也不甚规范。从这些附加书衣和原书衣上的图章来看,《集成》在陕西省立同州师范学校(1935—1949)存藏期间进行过一次有计划的基础性修复保护,虽然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这次基础性保护工作无疑是在那段时局动荡、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完成的,从这些片纸只字我们也能感受到在民族危亡之际,前辈先贤为保护珍贵历史文献所倾注的心血。
时过境迁,如今这些曾经保护过《集成》的机制纸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老化现象。依据当前的修复保护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古籍的长期保存带来安全隐患。为有效阻止破损病害蔓延,亟待采用科学规范的修复方法实施更换保护。
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大力推进古籍修复事业,批准在陕图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陕图从古籍修复保护工作实际出发,根据馆藏特色,依托陕西传习所,筹备开展馆藏大部头珍贵古籍的修复保护暨陕西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保护项目。项目计划对馆藏《集成》进行一次科学规范的修复保护工作,重点完成破损严重部分的抢救性修复,逐步深入开展整体性保护工作。项目特别邀请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万群作为技术指导,参与项目前期筹备方案的制定及后期实践修复阶段的技术指导工作。在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项目组按计划进行了拟定项目申报书、设计制作项目专用档案、原件纸张纤维数据检测、项目修复材料的甄选和储备、修复工作室硬件完善等大量准备工作。2016年5月,陕图召开馆藏善本《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与保护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内十余位古籍修复保护专家及《集成》相关存藏单位的研究学者,针对陕图藏《集成》当时所存在的问题,参考先期草拟的修复方案,给出了科学、权威、审慎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项目的修复保护方案和技术路线。
《集成》修复保护“五步走”
在坚持“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的古籍修复保护原则前提下,项目组按照既定的科学修复保护方案和规范的技术路线,逐步开始对文献实施具体的修复保护工作。其中,技术路线的运用主要包括掏补技法的运用、加装新书衣、新书衣书脚的处理、书签复刻、装具补配五项。
掏补的应用。《集成》书页天头和地角有轻微缺损、磨损、撕裂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最大程度保持古籍原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运用了掏补的修复技法。一方面尽可能地避免古籍书页在修复过程中发生纸张变形、无法复原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项目进程。
加装新书衣。在项目前期病害统计中,整部书普遍存在书衣边缘脆化、缺损、撕裂、掉渣、局部脱色的现象。其中,约有200册书衣缺失,100余册书衣为抗战时期添加的油印图画纸、水粉水彩颜料绘制的地图纸、油印数据表等机制纸张,这些纸张的硬度高,酸化程度远远大于古籍内页用纸,而且存在掉色、跑墨、油渍、受潮晕染的侵害风险,会对《集成》的长期保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古籍修复原则和标准,急需对这些纸张进行去除更换。
从修复保护的整体效果考虑,按项目方案设计,要对整部《集成》添加符合标准的新书衣。新书衣的选择既要考虑与原书衣在材质、厚度、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一致性,也要兼顾与原书衣在色彩上的可辨识性。通过筛选、试样、比对,我们选择了纸张纤维一致、明度略低于原书衣的纯青檀皮洒金蜡笺纸作为新书衣用纸,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纸张实验室检测,该纸符合使用标准。
书角的处理。在项目前期病害统计中发现,整部书的书角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呈轻微圆弧状。从修复保护的整体效果考虑,修复人员在修复实施过程中,会依据待修古籍前一册和后一册的书角情况酌情处理,尽量避免硬性将书角补方带来的突兀感,再以函为单位,根据各册原书衣和书角的磨损情况及修补方式,对新护页及新书衣做相应处理,使新旧书衣与修补后的书页整体上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书签复刻。据项目前期调查统计,馆藏《集成》全书仅见四个白色纸质书签,为手写楷体“古今图书集成□□汇编□□典□□部□□至□□卷”,余册未见书签及残留痕迹。按修复方案设计,需补配适宜的书签以完善整部书的装帧。经调查对比,我们选择同时期同类型雕版书签为底本,采用还原度较高的手工与机刻结合工艺,复刻书签雕版33件,选用竹皮混料宣纸刷印,并粘贴在新书衣上。这样既保持了古籍原貌,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古籍的装帧形式。
补配装具。《集成》原函套损毁殆尽,仅存封底版残片一块,经观察为黄绫四合套。在参考原函套残片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古籍保护的科学理念,新配置的函套调整为密闭性更强、保护范围更全面的六合套。目前,我们先期采购试做了20个,计划经过一定周期的技术指标跟踪监测,待相关数据合格后再考虑整体制作安装。
圆满结项 取得丰硕成果
经过近五年的工作,2020年8月,《集成》修复保护项目结项会在陕图召开,至此,《集成》项目的抢救性修复保护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古籍保护工作传承的角度来说,该项目也完成了抗战时期那次基础性保护的一次接力,这次接力凝结了前辈专家的智慧,汇集了全国同行的力量,取得了理想的预期成果。后续我们将积极开展《集成》基础性保护工作,包括普通破损情况修复、除尘、整理、函套补配和相关数据的跟踪检测等。
从实践内容来看,《集成》修复保护项目运用科学规范的古籍修复技术,解决了文献当时实际存在的破损问题,实施了陕图藏《集成》在其传承历史中一次最大规模的修缮与保护。通过对文献科学化、规范化的修复保护工作,全面、科学、深入地对该书进行了调查、统计和研究,取得了文献的纸张纤维、物理特性、酸碱度、病害调查统计等科学数据,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馆藏《集成》资料数据库,以此为基础,为持续深入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馆藏古籍纸张数据库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项目也是对清内府刻本用纸、装帧特点、易出现的破损情况及处理方法的一次探索和实践,为各种修复技法在珍贵古籍修复保护工作中的可控性和可实施性提供了依据,更为今后我陕图古籍修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从实践意义来看,借助《集成》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介,让古籍修复事业迅速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声望,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古籍修复事业中,促进其发展壮大。依托《集成》修复保护项目,陕图通过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专项研修班、建立《集成》修复保护项目工作交流站、推进传习所日常工作三种方式,先后邀请了26位古籍研究和保护专家,集中了全国20余个省市区逾20家图书馆近50名修复骨干参与了项目的相关指导和实践修复工作,显著提升了该项目的影响力及陕西传习所古籍修复的实力,为珍贵古籍修复保护工作中如何集中行业优势力量,增强馆际合作进行了新探索,为行业技术交流,大力提高修复保护成果提供了新模式。同时充分锻炼了古籍修复队伍,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修复和管理经验。
在学术价值方面,借助《集成》修复保护过程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史料的梳理论证,解开了此前有关该书存藏和流传的一些疑问,更新了在学术研究中被长期引用并广为流传的论点,对该书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