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扶摇直上九万里:交织浪漫与实际的古人“飞天梦”
来源:国学网
《古籍中的飞天梦》是中国的首部“飞天典籍”。全书辑录了古代先哲飞天梦想之甲骨、历代善本,线装形制,瓷青纸封面,41叶/册,共制作四册。
\

  ▲“飞天典籍”包装(资料图)

  这本书除了注定传奇的经历外,其内容究竟有何奥妙?让我们伴着幽幽墨香,来一探究竟吧。

  成书包括甲骨2种,馆藏“射”字相关2块甲骨拓片,释义为狩猎大吉,取其本意,祈愿发射成功;古籍19种,以书影形式呈现,囊括了中国古代“天”的观念、关于“飞升”的神话传说以及中国古代的飞行器具等内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叶半,反映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任继愈《老子绎读》节选,《老子绎读》是任继愈先生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可以看作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家图书馆馆长与今天绎读老子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跨时空对话,别具意义。此外还有“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书票、国家图书馆各时期收藏章等精美插图。

\
\

  在古人的世界观中,敬天占有重要的位置,天在这里大约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浩浩苍穹,亘古不灭,瞬息万变又触不可及,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所录古籍中有不少相关描述:

  老子《道德经》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其犹张弓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两句大约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了,顺着这个回路走,大家或许会莫名想到“天道好轮回”之类的俗语,可见其代代流传深入人心。

\

  当然人们在敬畏之余又免不了有好奇。《楚辞》中对日月星辰的安排、岁时昼夜的运转、天体与地球关系提出疑问“九天之际,天何所杳……日月安属,列星安敶?”该篇名为《天问》,仰望星空,叩问苍天,这是先民们探索宇宙的最原始的火种。

\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开始在思维与实践的领域开启了对“天”的进一步研究。基本可以分为“浪漫派”与“实干派”。

  “浪漫派”多存在于哲学或传记作品中,且看原文:

  《列仙传》对飞行成仙的记载:“服水玉以教神农……随风雨上下”。

\

  《玄莆山灵秘录》中国关于道教驭云术的记载:“云气乃虚飘不实之物,飞于青空……足着地时,是欲到之处”。

  《淮南子》中关于嫦娥奔月的记载:“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娥”即“嫦娥”)

  《仙苑编珠》对吴猛乘白鹿升天的记载:“吴君名猛字世云……乘白鹿与弟子四人一时升天”。

\

  《博物志》提到中国人首次想象的“太空之旅”:“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中犹观星月日辰……正是此人到天河之时”。

  《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对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记载:“许汝一年一度七月七日过鹊桥、渡银河,相会佳期夜”。

\

  浪漫派以道教的“飞升”为主题,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中国古代的“飞升”故事往往有服仙药、骑白鹿等情节。古人也认为“天”是神仙的居所,因而有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海上乘舟至天河等故事。

  “实干派”则是关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飞行器械的研制设想。古人利用飞行器具突破了人的空间局限、拓展了人的能力范围。此处的飞行器具大多具有军事功能,除了用于军事侦察的风筝、木鸢之外,还有具有杀伤力的火箭等武器。相关文献记载也十分宏富:

  《酉阳杂俎》中最早将风筝用于空中侦察的记载:“六国时,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事物纪原》中将风筝用于均是测量的记载:“高祖征陈豨,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入宫中”。

\

  《墨子》中鲁班做木鸟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渚宫旧事》中载人木鸢用于军事侦察的记载:“又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武备志》中有靠喷气推进的火箭的记载和图像。火箭起源于中国。“一窝蜂”是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在木制的桶状发射器里,安放32支绑有火药筒的箭矢,火药筒由总药线连在一起,点燃总药线,箭矢就会如蜂群一样飞出来,杀伤敌人。

\

  《抱朴子》中制造“飞车”的设想:“用枣心木为飞车”。 如此看来,浪漫派与实干派看似冲突,实则在历史长河中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技术进步最初都离不开想象力的推动,而实践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发了想象力。

  中华民族是勇于开拓的民族,离地飞天的愿望与探索生生不息从未停止,这部书撷取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于航空航天的梦想与探索史,意在激励着后人为之不断奋斗。在此前的太空旅程中,音乐芯片等多种物品曾有幸光顾天外,此次国家图书馆策划并制作的搭载文献是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与文化软实力的结合。厚重的古代文明搭上技术的翅膀焕发出了崭新的光芒。

  文明传承有序,百年飞天梦圆,典籍“升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值得期待!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