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湖州四大藏书家

苕水流碧,山清水远;湖州是太湖之滨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晋朝的王羲之,唐朝的颜正卿,宋朝的苏东坡等大文豪和书法家,都曾在湖州做过父母官,撒播了文化种子,故历代人才辈出,对古籍的收藏,亦蔚然成风。近百年来,举其著者,有四大藏书家,南浔则占了三家。

 

陆心源(1854-1894),字刚浦,号潜园老人,归安人,咸丰举人,是有名的文史学家,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家有“百百宋楼”,藏善本书,在《藏书记时诗》中曾有阐述。著《百百宋楼藏书志》、《潜园总集》、《仪顾堂集》,刻《十万卷楼丛书》。死后,全部藏书售给日本静加堂文库,殊为可惜。

 

蒋汝藻,字孟 ,南浔人,光绪举人,任学部总务司郎中。他主张维新,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浙江光复后,出任浙江军政府盐政局长,参与创办浙江铁路公司于杭州(即沪杭甬铁路公司前身),任董事,为南浔从事实业的先辈,1954年逝世,终年78岁。提起南浔唐家土斗承松堂和三松堂蒋家,是有名的书香之家,曾藏书万卷。蒋汝藻的祖父蒋维培,有《俪赢馆书目》,藏宋本22种,元本37种,明本43种,还有一些抄本190余种。至蒋汝藻,有所扩展,编《传书堂书目》,有宋本83种,元明102种,明本863种,并曾以1500元觅得宋刊孤本《周密草窗韵语》一册,引为至宝,遂以此书名其书斋,曰“密韵楼”,刻《密韵楼从书》七种。海宁国学家王国维曾编《密韵楼藏书志》二十卷,惜未刻印。蒋汝藻后因家庭中落,藏书络续转让他人,但大部分归商务印馆的东方图书馆,成为涵芬楼的藏书。“一·二八”淞吴抗日,东方图书馆惨遭焚毁,所幸善本书早已转移到安全地带,故未损失。

 

张钧衡,字石铭,南浔人,光绪举人,兵部车驾司郎中,性嗜藏书,在适园(张氏在南浔的花园)建“六宜阁”,藏书十万余卷,多宋刻善本及名贵金石书画,有《适园藏书志》,刻《适园丛书》,《择是居丛书》等,亦有近百种。1927年逝,终年56岁。其长子张乃熊,字芹伯,清末秀才,承袭他父亲的遗志,大事 集,藏书胜于乃父。有宋本50余种,黄荛圃题跋的书一百余种。乃熊子张葱玉,名珩,又继承父业,精通版本目录之学,对金石书画很有研究。解放后应郑振铎同志的邀请,任职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任第三处处长,已病故。张氏藏书在抗日战争南浔沦陷前已全部运往上海,后经郑振铎与徐森玉二人介绍,以70万元出售给中央图书馆,现存北京图书馆。

 

刘承干,字翰怡,南浔人,晚清秀才,他是清朝《续文献通考》作者,光绪两榜进士刘锦藻的大儿子。他承袭乃父史学以及继父刘安澜的藏书遗志,予以扩充,成为有名的藏书家,建嘉业藏书楼。刘承干对于清代掌故非常爱好,著有《再续清代碑传集》,战前稿由中华书局接受,但未出版。他藏书六十万卷,约二十万册,有宋元本约二百种,明本二千种,全国府县志一千余种,清人集部五千种,手抄校正稿一千余种,内中不乏秘本。尚有原本《永乐大典》数十册(现存北京图书馆),及宋刻孤本《三字经》一部等。刻有《嘉业堂善本目录》以为索引,还刻有《嘉业堂丛书》、《求恕斋丛书》、《吴兴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留余草堂丛书》等,以及各种诗抄、词抄等单行本约有数百种,约三千卷,还校刊了《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抗日战争南浔沦陷前后,嘉业藏书楼的善本秘密运往上海,后由郑振铎与徐森玉二人介绍,以25万元售给中央图书馆,并没有售给上海“耒薰阁”店主陈济川,这批书现亦存北京图书馆。刘承干逝世于1963年,终年82岁。

 

刘承干刻了一些清朝的禁书,有名者如《安龙逸史》,屈大均的《翁山文补》,蔡显的《闲渔闲之录》等。鲁迅先生曾到刘承干在上海的别墅嘉业堂去买过这些禁书,在鲁迅先生给杨霁云先生的信中对刘承干给予正确的评价。他说:“前见其(指刘承干)所刻禁书目,真是杂乱无章,有用书亦不多,但有些书,则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益处的人。”解放后留在南浔嘉业藏书楼的书还有十万余册,其中包括全国各地府县志,极为宝贵。这些藏书已归浙江省立图书馆,嘉业藏书楼亦成为浙江省立图书馆书库南浔分库。

来自:古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