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后汉书》中的治学趣事

 

\

《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典籍。该书叙事精准连贯,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历来为学者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很多文人治学的趣事,读后给人启迪。

 

关于专注

 

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传为佳话。然而,汉代有此定力者,绝非董仲舒一人。《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七年目不窥门;《后汉书·卢植列传》记载,卢植曾于富家讲学一年,讲学时附近常有美女歌舞,但卢植终年未瞥一眼。

 

《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关于高凤的故事更让人叫绝。高凤出身耕读世家,痴迷读书。有一次,他妻子到田里干活之前,把麦子晒在庭院,叮嘱他拿着竹竿看着,免得小鸡过来啄食。过了一段时间,天气骤变,下起暴雨,麦子很快被冲得七零八散,但高凤全然不知,仍在持竿诵经。直到妻子回来责问,他才反应过来。

 

以上几位潜心修业,心无旁骛,后来都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儒,可敬可爱。

 

关于知止

 

《后汉书·马融列传》记载,马融想要给《左氏春秋》作注,但看到了贾逵、郑众作注在先,于是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读过之后马融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马融看到了贾、郑注解的,因此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还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

 

《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青年才俊王延寿游览鲁国的灵光殿之后,写出了一篇很有气势的《灵光殿赋》。凑巧的是,大儒蔡邕也游览了此殿,也在写《灵光殿赋》。蔡邕写到一半时,看到了王延寿的作品,大加赞赏,连连称奇,遂辍翰而已毛笔的代称,辍翰停笔也!

 

马融和蔡邕都是汉代的大学问家,知止是他们共有的人生智慧。正因为知止,他们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惜时

 

《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了一位十分牛气的文人,名字叫包咸。为何说他牛气?太守派人请他给儿子授课,他却说:礼有来学,而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求学的人要登门拜师学习,而不应让老师屈尊到学生家里。太守觉得他的话在理,立即安排儿子过去。包咸学问很大,后来还当上了皇太子(刘秀儿子)的老师。太子即位后,每次读书遇到疑点难点,都会派人到包咸家里请教。需要说明的是,包咸不是天才,做学问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他的知识完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书中记载,王莽执政末期,包咸曾被赤眉贼拘捕,遭关押十余日。这期间,他没有蹉跎一寸光阴,晨夜诵经自若,因此众贼十分感动,很快就把他释放了。

 

《后汉书·文苑列传》也记载了一位惜时如金的学者,名字叫崔琦。他曾耕于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这般勤奋用功之人,当然不会被社会埋没,后来他写赋、写颂、写铭,著书立说,针砭时弊,为世人敬仰。

 

包咸被人拘禁尚能日夜读书,崔琦耕田休息的片刻仍然手不释卷。如此惜时进取、奋发向上之人,学业有成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来源:公众号善本古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