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古籍保护好利用好
古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切实把古籍保护好利用好,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重藏而不轻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保存和延续人类文化是重要职责。由于古籍文献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对古籍的破坏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如何解决好藏与用的矛盾?这需要建立高效便捷的古籍阅览制度,配备优秀的咨询服务人员,对各层次读者给予有效引导。一方面,对于专业学者,应做到快且准地提供所需文献,或提供查找方向;另一方面,对于普通读者,要为其提供基本的知识介绍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他们了解古籍所蕴含的价值,激发他们对古籍的热爱。
加快古籍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古籍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古籍数字化取得巨大进展,各大型图书馆根据馆藏特色建立各种类型的专门数据库,让古籍走向了大众。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应在整合省内古籍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让古籍真正“活起来”。
加强整理出版。近年来,古籍影印出版掀起新热潮,一批高质量影印古籍相继问世,其中最具影响力和重要意义的成果之一当属“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作为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该工程以影印出版、数字化、缩微复制等方式,推动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未来应进一步做好古籍分类分层次整理出版工作,提高古籍出版质量,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善本古籍。
重视合作共享。当前,古籍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各类古籍整理和开发项目不断实施,但也暴露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整体规划,并从资源格式标准、资源标引标准等入手,规范古籍资源整理和开发。各收藏单位和研究单位应按照规划和标准,加强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
加大普及推广力度。古籍保护与开发近些年虽取得很大成效,但离满足社会大众对古籍的多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加大普及推广力度,一是选择大众关注的一些重要古籍文献,组织专家进行点校、注释、翻译,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提高古籍的普及化程度;二是聚焦某一领域的文献资料,通过汇编、辑佚等方式,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史料,满足广大研究人员的需求。
推进智能化建设。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赋能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的作用日益凸显,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古籍资源管理与服务上取得了多方面突破。今后,要进一步利用智能化技术开展古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整理、深度挖掘以及阅读推广,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图书馆,提升古籍资源智慧化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
来源:河北日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