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曾国藩30万卷藏书的命运

来自:古籍 2015年08月04日 16:05

   在竣工至今的143年里,富厚堂迎来送往,独没有迎进过真正的主人——曾国藩果然一步未踏进这新宅,只在富厚堂旁边的思云馆住过1年零6个月。

 

   1866年,曾纪泽携家眷及77箱书住进来;抗战期间,曾家100多口人避难老家,是这座宅子人丁最兴旺的时段。土改后、“文革”中,这座宅子是当地公社、卫生院、供销社、粮站等单位的“公房”。

 

   曾纪泽入住富厚堂后,因为没地方放书,征得曾国藩同意后建了藏书楼,于是有了曾国藩的“求阙斋”、曾纪泽的“归朴斋”、曾纪鸿夫妇的“艺芳馆”,后来曾宝荪又将“思云馆”辟为藏书楼。

 

   据曾昭棉先生回忆,抗战期间,曾有四五位驻华美军军官来到富厚堂,曾约农办了一桌酒菜请他们。席间对谈,曾约农、曾宝荪是标准的伦敦音,曾昭棉的众多兄弟嫂子留美归国,也个个能说英语,让这些身处山区的美国人大感诧异。他们参观了藏书楼,看到曾纪泽从英、法、德带回的各国原版书,以及从艺芳女校运回的英文书,爱不释手,几乎不想下楼。“他们后来又来过几次,有一次吃醉了酒,是用轿子抬回去的。”

 

与晚清四大藏书楼媲美

 

   曾国藩未点翰林之前收藏的书籍,有文字记载的是26岁进京赶考、返乡途中在金陵书肆典了四季衣裘购进的《二十三史》。归家禀告父亲后,竹亭公且喜且诫,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借钱买书不怕,可以尽力想法替你赎还,你若能圈点一遍,就算对得起我了。这一年,曾国藩几乎足不出户,将《二十三史》通读了一遍。

 

   京师为官12年,也是曾国藩流连琉璃厂30多家书铺、结交书友的12年。身居高位之后,一些地方官和士绅投其所好,大量呈赠书籍字画,其中不乏珍本。

 

   据胡卫平考证,富厚堂这4座藏书楼16间房、800平方米,历经5代人,共藏书30万卷(约计10万册),足以与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浙江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丁申、丁丙兄弟的“八千卷楼”、山东杨氏的“海源阁”和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媲美。

 

   胡卫平告诉记者:曾家藏书的价值,首先在于相当数量的宋版书,如宋绍熙刻本《公羊传》31册、宋抚州本《礼记》16册、北宋本前后《汉书》各60册、宋刻本《仪礼疏》、宋版《庄子》、宋本《笺注陶渊明集》、《苏写陶书》、宋拓《皇甫碑》等。其次在于,凡是曾国藩做过官的地方,只要有县志,他都收藏,共计70多种。曾宝荪在回忆录中说过:“我家的县志是很珍贵的一部分。”

 

   曾家保存了丰富的研究近代史的资料,如奏折、咨札原稿;录存的朝廷谕旨;兵部、吏部、户部以及平行督抚、将军来往公文的抄件;不同年份的军饷、协济征解、调拨银两、钱粮收支账目和下属官吏月薪年俸的批定、改定;还有太平军将领和触律违纪者的“供状”、“供词”;甚至与下属会面后,此人才、器、识、学、状、貌、可用与否的亲笔手批,也保存着。

 

   此外,楼内收藏文物字画、字屏画屏等1000多件;大量的外文原版书,涉及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学、农学等等,曾纪泽的“归朴斋”里还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

 

楼在,书散

 

   今年91岁的第四代管书人王席珍健在。她最乐意讲的,是跟曾宝荪学英文那段。她没有正经上过学,却很能说几句英语。

 

   父亲王子陵是曾府第三代管书人,教给她“典守”之责:“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这些典籍和文书。”1942年曾宝荪返回老家,看见庭院荒芜,不免凄惶。当她转到藏书楼,只见琳琅满架,一尘不染。当时,曾国荃大夫第中的藏书已经一本不剩了,曾宝荪大叹“天壤之别”。曾宝荪在家期间教侄辈学英文,王席珍在一旁伴读3年,进步很快。

 

   湖南和平解放前夕,曾宝荪、曾约农姐弟派人回富厚堂,将曾国藩父子兄弟的日记、手迹以及部分珍贵文献(包括《李秀成自述》真迹等)装成4大箱运到九龙。他们在香港寓居了两年。1951年,陈诚以“中华民国副总统”名义一再邀请曾氏姐弟赴台,运到九龙的这部分曾氏家藏手稿文献同年随曾氏姐弟迁置台北。1972年,年事已高的姐弟二人将它们寄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直到今天。

 

   王席珍守着剩余的部分。她清楚地记得,1949年下半年,长沙来了两个姓陈的人,将3座书楼打上封条;又过了四五年,省城来人雇请民工将书担至衡山县百果镇,足有200多担,然后装船发运长沙。现在湖南图书馆收藏有曾氏富厚堂各类图书和手抄本12000多册,湖南博物馆收藏有曾国藩亲自批点的鄱阳湖胡克家翻元兴文署本《资治通鉴》以及部分书画等。

 

   藏书楼里的其它东西,在经历“土改”、“四清”、“文革”等等之后,大部分散佚了。胡卫平告诉记者,“土改”时,曾有村民将曾家线装书上、下的留白部分(用作眉批之类)裁掉,因为“可以充当一本记账的小本本了”。今天的藏书楼,架上零星躺着些影印件或从附近村民家收来的线装书,摆摆样子。曾经存在110年的曾家藏书楼,空了。

 

   2006年,曾国藩故居藏书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