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

《文物》在1995年第1期发表了荆州地区博物馆撰写的《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一文,最早介绍王家台发现易占简的消息,并公布了其中三卦的内容。其后读到连劭名[1]、李家浩[2]、李零[3]、王明钦[4]、王宁[5]、邢文[6]诸先生大作。20008月,有幸在北京达园新出简帛国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听到并拜读了王明钦先生大作《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会上会后又陆续读到王葆玹[7]、廖名春[8]、林忠君[9]、连劭名[10]诸先生大作。各位先生都明确认为王家台易占即是《归藏》。《归藏》的重新发现可以说是新出土文献的最重要收获之一。

 

据介绍[11],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164支,未编号的残简230支,共计394支,总字数约4千余字。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在这批竹简中,共有70组卦画,其中16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54种。卦画皆以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卦名有76个,其中重复者23个,实际卦名53个,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竹简有两种,一种宽而薄,而另一种窄而厚。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这批《归藏》简实际是有两个本子。但因为并没有更详细资料的说明,所以我们讨论问题暂时还只能不考虑这个因素。

 

王家台《归藏》有《师》卦:“  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殳占囗囗囗囗囗439囗龙降于天而囗囗囗远飞而中天苍囗。”[12]

 

殳占,当作攴占字省写,文献中有枚占枚筮。李家浩[13]、连劭名[14]已经作了很好的解释。穆王天子,李家浩怀疑是穆天子先误作的穆王子,因文义欠妥,后人在字后又妄增[15]

 

此条内容亦见于《太平御览》卷85引:昔穆王天子筮西出于征,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冲天,苍苍其羽。’”这点许多先生也已经指出。李家浩还将《庄子·大宗师》陆德明《释文》所引的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强一句与此条相连缀,以为原文似应当作昔穆天子筮出于西征,而枚占于禺强。禺强占之曰:不吉。龙降于天……’”[16]

 

穆天子西征故事见于《穆天子传》。《穆天子传》5篇,是关于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的故事。周穆王好巡守,得盗骊、绿耳这样的好马,命造父为御手,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见西王母。《穆天子传》系西晋初汲冢所出书,时人郭璞为这部书做注。对于《穆天子传》的性质后来颇多争论,或以为是实录起居注类,或以为是小说类。笔者数年前曾作集释[17],以为《穆天子传》虽非信史,却有本事(尤其是卷1、卷2,多可征信),实是战国初魏方士敷衍周穆王故事而成。

 

穆天子西征卜而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冲天,苍苍其羽云云,与《穆天子传》所记诗歌颇类。如卷2西王母为穆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  自出。道里修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道里修远道里悠远,用字都几无区别。因此怀疑《归藏》成书与《穆天子传》有关。细绎已获披露的王家台秦简《归藏》原文,确如所疑。今举二例证明。

 

王家台《归藏》有《讼》卦:“  讼曰昔者囗囗卜讼启囗囗囗囗。

 

《穆天子传》卷5[18]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囗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囗于启室。天子筮猎萍泽,其卦遇《讼》  。逢公占之,曰:《讼》之繇,薮泽苍苍,其中囗,宜其正公。戎事则从,祭祀则喜,畋猎则获。’”

 

王家台《归藏》说《讼》卦,出现了,应该是指夏启,这就与《穆天子传》论及穆天子占筮《讼》卦前后本事相符。穆天子入观夏后启之所居,并入于启室。(乃囗于启室当从郭璞补),随后筮猎太室山下之萍泽,而得《讼》卦。

 

《穆天子传》卷5“以观夏后启之所居,郭璞注:疑此言大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山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石也。皆见《归藏》及《淮南子》。”“此言,邵本作社宫大室,诸本或作太室,诸本或作,邵本作。启石,道藏本作启室。郭璞注《穆天子传》,还注了《山海经》,洪颐煊曰[19]《艺文类聚》六十二引《归藏》曰:昔者夏后启葬享神于晋之墟,作为睿台于水之阳。《山海经·海外西经》注引《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明启亦仙也。是说此事。”“明启亦仙也,当如陈逢衡所说是郭注添设,非《归藏》本文”[20]

 

夏启出生故事,史传颇多记载。《尚书·益稷》: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汉书·武帝纪》颜注引《淮南子》:禹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绎史》卷12引《隋巢子》与此略同。

 

檀萃《穆天子传注疏》引《淮南子》并曰[21]“‘夫启亦登仙者,言夫禹及子启皆登仙也。《一统志》嵩山三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以其下各有石室也。启母石在嵩山麓启母庙前。

 

檀萃直以启生故事释《穆天子传》,遭陈逢衡驳。陈逢衡《穆天子传补正》曰[22]《穆传》但言观夏后启之所居,亦犹升昆仑观黄帝之宫耳。或当曰后启有事嵩高,因而建室,遂成古制,历代不废。穆王游此故观焉,并无怪异。郭乃以启母石为言。此事亦见《隋巢子》,然皆妄诞不足信。案《淮南·修务训》言禹生于石,高注:禹母感石而生。今又云启母化石而生启,则是夏禹二代皆出于石也,殊非事实。

 

陈逢衡又批评洪引《归藏》二条皆与此事无涉。” [23]《山海经·海外西经》郭注引《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此条也非《讼》卦而当是《明夷》卦。王家台《归藏》多次出现夏后启卜筮,其《明夷》卦:“  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殳占囗囗囗。正与郭璞注《山海经·海外西经》引《归藏·郑母经》同。洪引《山海经·海外西经》郭注虽非关此条,但亦证明郭璞利用了确有来历的《归藏》注《穆天子传》、《山海经》。

 

启生故事或为郭璞注明夏后启之所居而添加,后人又因此更牵涉启筮飞龙登天故事,然新出土王家台秦简确实证明,王家台《归藏》之《讼》卦与夏启事相关。《归藏》之《讼》卦,本事来自《穆天子传》,并无可疑。

 

王家台《归藏》有《大壮》卦共两条,当属两个本子。

 

“  大囗曰昔者囗408囗隆卜将云雨而殳占困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  196

 

“  壮曰昔者丰隆囗320

 

《穆天子传》卷2而封囗隆之葬,以诏后世。”“原作,洪颐煊曰[24]《山海经·西山经》注,《水经·河水注》俱引作封丰隆之葬,后世传写脱字,注隆上字疑作丰六字本后人校者之文,今本误羼入注中,正文伪作。今依注改正,而注中姑仍其旧。翟云升云[25]疑作丰者,明言上缺文,缺文之上固是字,故注封云云。《山海经·西山经》郭注引此直作而封丰隆之葬,《水经注》一同。后人传写不以当缺文而易,误矣,今改正。顾实从之,且云[26]虽郭、郦二氏容有臆增,要可知当作封丰二字也。洪、翟、顾说是,据改,但缺文仍依旧。又,《御览》38引此句作增封于昆仑山上,陈逢衡谓此乃约举之辞”[27]

 

郭璞注:“‘上字疑作。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亦犹黄帝桥山有墓。封,谓增高其上土也,以标显之耳。诏谓语之。洪颐煊以隆上字疑作丰六字为后人校者之文” [28],陈逢衡则谓此六字当是郭校” [29]原作,从诸本及文义改。,檀萃以为当作,谓[30]王逸注《楚辞》,以丰隆为云师,则注字乃字之误。郭璞注: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今王家台《归藏》之《大壮》又言囗隆卜将云雨大山之云  云云,本作字大为可能。

 

陈逢衡曰[31]郭注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此与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舜筮登天为神一例,疑亦出《归藏》。郭不注者,偶遗脱耳。顾实曰[32]郭注引丰隆御云之事,盖出《归藏》文。郭璞注而封囗隆之葬,明言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今王家台《归藏》之《大壮》卦果言丰隆事,可见《归藏》确与《穆天子传》相关。

 

要之,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而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殆无疑义。

 

郭璞注《穆天子传》屡引《归藏》,涉及学术史上一重要问题,这里亦附带说略。

 

西晋初汲冢出书,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当时众多的学者参与了整理研究。先后参加整理研究的有荀勖、和峤、谴勋、张宙、傅瓒、束皙、王接、卫恒、王庭坚、潘滔、挚虞、谢衡、续咸等,杜预也曾研讨过汲冢书的内容,郭璞还为《穆天子传》作了注。《晋书·束晳传》: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

 

汲冢这批书,多为历史、传说、卜筮、游猎、方物、谈天之书,内容方向大体近,多数书的成书时间亦非常接近。

 

《易繇阴阳卦》与《周易》略同,如郭沫若[33]、王宁[34]等先生说论,当即是《归藏》。王宁先生还以为《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合而为《归藏》[35]

 

郭璞广注群书,其要者有:《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尔雅注》、《方言注》、《楚辞注》、《三苍注》、《水经注》等,有其个人兴趣原因[36],亦与汲冢书之大体范围近。郭璞以新出土而性质相关、来历相同之材料,互相印证发明,故其《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等屡引《归藏》。

 

《隋书·经籍志》载《归藏》13卷,晋薛贞注:《归藏》,汉初已亡,案晋《中经》有之,惟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汉初已亡或者只是有散失,桓谭《新论》尚言《归藏》藏于太卜;荀勖就是《中经新簿》的撰者;郭璞引证又屡屡称《归藏》之具体篇名,则当时应该尚有传承之《归藏》。然汲冢书整理总其成者束晳终未以《易繇阴阳卦》即是《归藏》。
 

来源:善本古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