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未来三年,

万千古籍将重返“青春期”


 
       古籍中蕴含着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化和精神财富,对古籍的整理、保护和有效利用,是对中华文脉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经历了数千年的古籍经不起反复翻阅,因此绝大多数都存放在库里,连专业研究者都很难看到。保护,就难以利用;利用,就很难充分保护。如何平衡好两者关系是当下古籍保护工作的难点焦点。
 

       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古籍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有了新的解法,越来越多古籍文化信息得以被安全、快捷、高效地利用。相关报道称,利用数字化技术,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的10万部(件)古籍珍本已可以随时出现在读者案头;不久前,字节跳动宣布联手北大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加速中华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向全社会提供公益化服务。科技创新正在让万千古籍重返“青春期”。
 
\
 
       数字化让古籍不“古”
 

       近年来,如何让古籍的保护利用“活”起来,社会各界都很关注。
 

       据了解,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籍保护计划是2007年国务院提出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该计划对卷帙浩繁、损毁程度不一的存世古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分级保存和保护。
 
\
 
       时至今日,古籍保护与利用仍然存在巨大挑战。许多大图书馆古籍数量庞大,汗牛充栋,但为了保护往往会束之高阁。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古籍的保护和利用迎来了新的解题思路。
 

       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大致分为三类: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传承性保护。
 

       其中,原生性保护是保护古籍这个“文物”本身;再生性保护是指对古籍进行影印再造、数字化或缩微化,让古籍影像和文本以纸本、数字或缩微胶片的形式存在,便于保存和传播;传承性保护是指让古籍里面的知识、故事、思想等进入人们的大脑,通过“人”这一载体传承下去。
 
\
 
       “在这三种保护中,科技起到很大的作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在原生性保护方面,当我们开始修复一本古籍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对纸墨的各种物理、生化性能等进行检测,找到最好的修复方法和材料,采取最好的修复手段,降低对原件的损害。”
 

       此外,有专家指出,在古籍数字化和活化上,科技的作用更加凸显。可以通过AI技术,实现古籍数字化检索、数字化解读等,让人们不需要接触古籍原本就能阅读古籍,能以今人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了解古籍中的知识。与此同时,现在的科技、数字化平台,能够对古籍内容进行再生产,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对古籍内容进行发掘,让古籍融入人们的生活,有利于古籍通过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实现传承性保护。
 
\
 
       如今,一些科技企业也在进入古籍保护行列。2021年6月,字节跳动投入1000万元,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专项基金,定向资助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等来自国家图书馆、地方图书馆等机构珍藏的105册(件)珍贵古籍。今年,字节跳动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古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发利用。
 

       “此次合作将加快古籍数字化的进程 ,同时古籍智能化开发与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增强。”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表示,“过往晦涩深奥的古籍文本,在改造成可交互、可触摸、可视化的数字人文作品,并借助字节等互联网平台扩散后,无疑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中的普及和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
 
       数字化保护落地仍面临三重挑战
 

       新技术的落地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张志清认为,虽然目前古籍数字化修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技术难度、人才和资金匮乏,保护工作依然紧迫。

       具体来说主要分三个层面:第一是人力成本。古籍修复工序复杂,难以完全用科技手段代替人力,而培养一名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需要极高的时间成本。第二,资金匮乏。有专家估算,如果将全国尚未数字化的40万个版本的古籍全部数字化,采集、组织、加工、存储、管理等费用大约需要60亿元。第三,技术难度。现有的数字化很多是由缩微胶片转换而成,呈黑白影像且分辨率较低,难以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将现存的千万册古籍全部转为数字化又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
 
\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政府、收藏机构和学术机构以及更多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大家整合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合力。”张志清说。
 

       王军也认为,破解古籍数字化保护落地难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王军透露,字节跳动向北大教育基金会提供捐赠,全面支持“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用于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计划调动国内外的相关力量,在三年内完成一万种精选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工作,基本覆盖儒家、道家和佛学的核心典籍目录。
 
\
 
       “此次合作的核心价值,是希望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在海量的古籍文献,实现古文本知识图谱的自动生成,加快国内古籍的数字化进程和影响力。合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古文本的机器理解工作,即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关系提取,从而为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图谱的自动生成准备技术条件。”王军说。
 

       按照王军的设想,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句读、实体识别、知识图谱构建等各项技术,搭建起一座古籍“智能化数字图书馆”,未来让读者搞研究时,不再需要一本本查找、一页页翻阅,古籍收藏机构和保护者也能一扫录入,提升效率。
 

       同时,这座“图书馆”馆藏还可以与今日头条、抖音等互联网产品连接,凭借覆盖全球的传播渠道,让优质的古籍内容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触及更多读者,重新激活古籍中的文脉精华,赋予其崭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