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古籍故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国家图书馆藏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五代时期(10世纪)的一部回鹘文写本。回鹘文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先祖回鹘人在八至十五世纪使用的一种文字,是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而创制的音素型文字,主要流通于西域及河西走廊诸地。15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回鹘文被阿拉伯文字取而代之,久之遂成为“死文字”。
 
\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赴佛教起源地印度求法。途经138个国家,历时17年,付出千辛万苦,带回650余部佛经。后用20年心血,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慧立将此番西天壮行之传奇经历著成传记5卷。三年后,法师的另一位弟子彦悰增述大师回国后的生活又補缀5卷,合为10卷。三个世纪后,这部僧人传记由古代维吾尔族学者胜光法师(约生活于10世纪)译为回鹘文流行于世。《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1930年前后出土于新疆,现存残卷共计394叶,788面。但出土之时即被人为地分成两部分。

       国家图书馆购得一部分,另一部分流散至国外。现存国家图书馆248叶。(法国吉美博物馆123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存23叶)硬笔楷书书写,梵夹装,长43厘米,宽18厘米,叶27行,四边朱色界栏。纸张呈麻质黄褐色,双面书写,每叶第5—9行之间有圆圈,直径约4.9厘米。圆圈中间有绳孔,每叶左边用小字回鹘文注明叶码,现多已残损。回鹘文文献存世稀少,而以回鹘文翻译的历史典籍十分罕见,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样全文译为回鹘文的长篇高僧传记更是绝无仅有,且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堪称回鹘文文献的代表。

 
\

       文献中涉及到的中亚、印度地名、民族名称很多,另有相当多的人名和佛教术语,对研究回鹘文和当时的佛教流传情况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鉴于出土的回鹘文文献多为佛经,而其他种类的文献较少,此文献对于利用汉语—回鹘语双语文献的对应关系来解读一般世俗回鹘语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由于译者精通汉语、佛教,故整部传记翻译语言优美,词音意表达准确,对回鹘历史文化、佛教信仰与语言文字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亦是一部研究中亚、印度及丝绸之路各国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社会风情的珍贵资料。如所周知,回鹘文为蒙古早期文字所继承,所以回鹘文献对研究蒙古文化源流有着重要的价值。
 
来源:公众号善本古籍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