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李国庆:说说传世的明版书

 

明版书,顾名思义,就是在明代刊印、抄写的图书。明版书与历代典籍一样,都是以使用为目的,或拿来阅读,或用作搞学问。一般读书人都有急着找书的经历,也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读书人的习惯,就是见到自己需要的书,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买下来,放到案头,随时取用。这样一来,久而久之,自己的书会越来越多。

\

 

书集传 明正统十二年内府刻本 

814字黑口,四周双边

 

曩(读音:[nǎng])者,人们形容历代刊印古籍数量多时,每以浩如烟海来喻之。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刊印的古籍,频遭水火、兵燹(读音:[xiǎn])等自然、人为的灾难,幸免厄运而流传至今者,百不及一。这些古籍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在传世古籍中,清版数量最多、明版次之,而宋元版最少,寥若晨星。今见明版书,从时间上讲犹民国时见宋元版书。

\

 

易学四同 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6册,1021字,白口四周单边

 

民国时的大藏书家,如周叔弢、傅增湘及李盛铎等,当时他们在访书中偶尔遇到宋元版书,只要囊中有钱,自己喜欢,就会果断出手,先得为快。1917年周叔弢以廉价得到宋版书《寒山子诗集》,大喜过望,因刻寒在堂印章以记之。周叔弢自庄严堪所藏数十部宋元版书,大都是在民国年间购得的。仅从时间和价位上考虑,当下民间收藏明版书,为时不晚,因偶尔能够遇见且价位不算太高故也。

\

 

喻林 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本 明徐元太编

24册,10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

 

就一般情况而言,在传世的历代文物、字画等藏品中,纸质古籍,最难保存,亦难鉴定。藏友购藏明版书,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眼光,能够鉴别版本优劣;财力,偶遇善本即能出手;市场,拍卖或民间提供货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明代刻本,指在有明一代,即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终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共计277年间雕版印制出来的古籍。不同时期,刻书风格各具特色,互有不同。大致来说,自洪武至正德,为明刻前期。是时去元不远,刻书风格犹承元版风气,多是黑口赵字。明代刻书,与历代刻书一样,若以主持刻书者的身份来划分,可以分为官刻、私刻和坊刻三个类型,其所刻诸书,归入三大版刻系统。

 

我们知道,有明一代,是雕版印刷业承上启下时期。经过宋元两个阶段发展,到了明代,受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需要影响,雕版印刷得到了空前发展,几达至臻纯熟程度。官私坊各竞所能,编制写印四部典籍。内府及国子监等官方机构,编写大部头类书、刊刻专题丛书。私家和坊肆不断追求雕版技艺创新,出现了诸如套印、饾版及拱花等雕版印本。呈现出五彩斑斓画面。

 

\

前汉书 明德藩最乐轩刻本

 

由官署主持编写刊印的书统称为官刻。例如:明内府写本《永乐大典》、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孝孙晋王泥金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德藩最乐轩刻本《前汉书》等是由宫廷内府和各地藩王组织刻印的书,在雕版使用的板材、印制用的纸墨等材料,以及承担写样、镌版等任务的工匠,大都不惜成本,择善而从,故其刻书多为精品。

 

\

大明会典 明正德六年司礼监刻本

 

再如《大明会典》180卷,(明)徐溥等纂修,明正德六年(1511年)司礼监刻本,100册,1020,黑口四周双边。刊刻精美。卷端钤广运之宝朱文大方印。钤盖的这方印,说明这个本子原在宫里,后来散出。明代内府刻本钤印,除此之外,尚有钦文之玺”“厚载之记表章经史之室等朱文大方印。凡书上钤有这类印章者,均可视为宫内之物。在民间藏友得者珍之。

 

除此以外,属于官刻本者,如经厂本,其版本特点明显,多为大黑口、白纸、赵体字、大开本。字大如钱,很好辨别。南北国子监刻本,其中,南京和北京国子监刻本分别雕造的《大藏经》最为著名。目前,民间尚有一些《大藏经》零本流传,这些散出的零本,可以购藏,权当样本看待。

 

由私家出资编写并董理刊刻的书称为私刻。例如:明崇祯十年(1637年)自刻本《天工开物》、明洪熙元年(1425年)欧阳齐刻本《欧阳修撰集》、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熊之璋刻本《重刊熊勿轩先生文集》等是。私家刻本,与官刻有相似之处,就是不惜重资,购入印制材料、延请名匠雕版。其所刻之书,精品为多。因为私刻由作者自己或后人后门人负责刊印,一般在卷端署名项,或卷前牌记、卷末题跋中留下痕迹。

 

\

南沙先生文集 明泰昌元年熊胤衡刻本

 

《南沙先生文集》8卷,(明)熊过撰、(明)杨述中、(明)孙之益校,明泰昌元年(1620年)熊胤衡刻本,4册,919字,白口四周单边。此书卷端题曾孙熊胤衡重梓,据此得知,此书由熊过的曾孙负责刊印。

 

由坊肆(今名书店)出资编写并董理刊刻的书称为坊刻。一般认为,坊肆刻书,每以射利为目的。在印制材料等各个环节,都会精打细算,目的是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故此坊刻本,精品不多,更有作伪之本传世,其价值不高。但也多有特例,像闵凌两家所刻套印本及毛氏汲古阁刻书等,多有精品,其在古代雕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毛氏汲古阁刻书,当时就已盛传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晋的说法。汲古阁是明末清初我国坊肆刻书的最大名家,多蓄善本,多延良工,多出印本。故其刻书传世亦多,归为名家刻书之列,价位不高,得书较易。

 

坊刻本《唐会元精选批点唐宋名贤策论文粹》8卷,(明)唐顺之编,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书林胡氏刻本,8册,1020字,白口左右双边。亦坊刻本之佳者。

\

 

唐会元精选批点唐宋名贤策论文粹 

明嘉靖二十八年书林胡氏刻本

 

我们知道,明版书与其他传世的历代古籍一样,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资料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鉴赏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这三个方面的价值,与一本书的产生所需要的三个要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书稿、纸张和雕版刷印(或抄写)。其中,书稿的内容如何,决定了该书文献价值的高低;雕版印刷和使用纸张的年代远近,决定了该书文物价值的高低;文字雕刻、持版刷印(或抄写)和装订成册的技艺如何,决定了该书艺术价值的高低。

 

明代的抄本或写本,其价值,要视其传抄所依据的底本情况,以及该底本是否存世来确定。凡以明代以前的宋元版作为底本进行传抄的,这个传抄本的价值就高。凡以此前的元明版书作为底本进行传抄的,而这个底本已经亡佚不存于世的,这个传抄本的价值就高。

 

\

五代名画补遗 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

 

《五代名画补遗》1卷,(宋)刘道醇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1册,1020字,白口左右双边。其所据宋刻底本,今虽传世,但已不全,成为残帙。幸好,今天有这部毛抄存世,可以反观宋版之本来面目。从这个角度看,这部毛抄的价值,直追宋刻或云仅下原版一等。

 

\

斗南老人诗集 明姚绶写本

 

《斗南老人诗集》4卷,(明)胡奎撰、(明)周冕编次、明姚绶写本,4册,10行字数不等,无格。姚绶(14221492年),字公绶,号榖庵,自号仙痴,晚号云东逸史,嘉善人。天顺八年甲申进士,授监察御史。成化初为永宁郡守,解官归,筑室曰丹丘,啸咏其中,人称丹丘先生。工诗文,著有《焚庵集选》10卷。善书画,此帙当视为明代书法家姚绶的书法作品。卷末有项元汴跋,钤项元汴藏书印,原为明代大藏书家项元汴旧藏,嗣后辗转入藏天津图书馆。由项元汴钤盖的神品一印,足以说明这部书的份量。

 

\

万历起居注 明蓝格抄本

 

《万历起居注》不分卷附校勘记,明蓝格抄本,53册,1020字无格,存万历元年至十二、十四至三十二、三十四至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三。此书仅一线单传,成为孤本,系研究明史不可或缺文献。

 

\

唐宋名贤百家词 明抄本

 

《唐宋名贤百家词》131卷,(明)吴讷编,明抄本,40册,1220字,白口四周单边。此书编辑时所依据的一些底本,现在已经寻觅不到了,端赖是书以传。成为研究唐宋名贤词的重要文献。

 

雕版印制时使用的材料和技艺,主要包括用纸、用墨和技法。刷印用纸,仅就明代印书用纸而言,嘉靖以前多用白绵纸,万历以后多用黄竹纸。一书在刊刻印制过程中,若使用了特殊纸张印制,诸如公文纸、罗纹纸等,那么这个本子就稀见珍贵。刷印用墨,使用了朱墨或蓝墨,经刷印而成的朱印本或蓝印本。特殊技法,诸如套版、饾版、拱花,以及用不同材质制成的铜活字、木活字印制的本子等。

 

\

三经评注 明万历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

 

《三经评注》6卷,(明)闵齐伋辑,明万历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三经包括《考工记》2卷、《檀弓》1卷、《孟子》2卷。4册,818字,白口左右双边。此乃闵齐伋刻套印本之代表作品之一。

 

\

世说新语 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

 

《世说新语》8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8册,818字,白口四周双边。此乃凌瀛初刻套印本之代表作品之一。

\

 

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 

明公职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

 

《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150卷,(宋)赵汝愚辑,明弘治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1册,917字,黑口四周双边。

 

\

太平御览 明游氏活字印本

 

《太平御览》1000卷,(宋)李昉等撰,明游氏活字印本,1册,1122字白口四周单边。此乃明代木活字印本的代表作品之一。

 

一部古籍在世上流传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历史记录,主要指由藏书家或学者所为,在书上留下了字迹和印记等记录,诸如批校、题跋、钤印等。明版书亦然。

 

\

道园学古录 明景泰七年郑达刻本

 

《道园学古录》50卷,(元)虞集撰,明景泰七年(1456年)郑达刻本,10册,1023字,黑口四周单边。卷末有清张金吾跋。

\

 

穆天子传 明万历程荣刻汉魏丛书本

 

《穆天子传》6卷,(晋)郭璞注、(明)程荣校,明万历程荣刻汉魏丛书本,1册,920字,白口左右双边。黄丕烈批校并题跋。此本朱批满纸,题跋多条,堪称黄丕烈批校本之代表作。民国时王献唐偶遇购得,辟顾黄书寮藏之,后归藏书家周叔弢。

来源:文藏新媒体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