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古籍女医师”杨林玫

\

2013年,杨林玫与同事合作修复清代拓片。(山东省图书馆供图)

 

       空调出风口传出的“嗡嗡”声,静静地在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弥散开来。

 

       杨林玫坐在桌前,定了定神,轻轻掀起面前铺开的泛黄书页,仔细端详着。然后书页被重新平铺到桌面,她用蘸着糨糊的毛笔尖,小心点了点书页上几处细微的褶皱,定睛来回看了几遍,随后在书页正反两面都垫上吸湿纸,再用灌入钢砂的长条布袋压实。

 

       处理完毕,杨林玫起身,与记者聊起自己的工作。

 

       “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朱墨套印《楚辞》,一共有100多叶。”杨林玫说。“叶”是古籍修复领域的计量单位。由于古籍是单面印刷,装订方式有蝴蝶装、经折装、包背装等,与现代书籍的形制不同,所以用“叶”加以区别。

 

       这套4本、100多叶的《楚辞》,看似数量不大,但修复着实费功夫。“现在已修复到第3本,今年年内估计可以修复完。”杨林玫说,这套古籍修复的难点在于,全书受到明显的外力撕裂。

 

\

1月21日,杨林玫在进行古籍修复。(新华社记者萧海川摄)

 

       在杨林玫的手机图片里,记者见到了这套古籍拆分前的模样。书的一角,好像被“咬掉”一块。“创口”周围的纸张卷曲变形、支离破碎。根据修复团队的判断,这套书的创伤应当是被炮弹打穿后留下的。

 

       杨林玫说,这套书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存留到现在。书的正文用墨色印刷,书的天头有红色套印的眉批。选用的纸张是质量上好的皮纸,较少出现脆化、变黄等老化现象。“这套书底子这么好,很希望能把它修补好。”杨林玫说。

 

       被压在工作桌定形的那张书页,让杨林玫费了不少心思。原本缺损的部位,用薄皮纸和竹纸进行了拼接修补,同时尽量保持整体厚度基本不变。“在拼接处,纸张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褶皱,需要修复师进一步处理。”杨林玫说,这些褶皱的大小可能只有两三毫米,古籍修复师是完美主义者,不会放过再小的瑕疵。

 

\

1月21日,杨林玫正在检查古籍修复效果。(新华社记者萧海川摄)

 

       杨林玫表示,自己追求的“完美”,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将古籍修复做到最好,使之能够继续传承于世、被后人所见。同时,也让后人了解眼前的古籍曾经历了多少磨难、前人为保护它付出了几多心血。

 

       “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化传承的分量,是电子化古籍无法传递的历史厚重。”杨林玫欣慰地告诉记者,向来冷门小众的古籍修复,如今越来越多走进社会公众视野。每年的古籍修复开放日,都吸引不少家长携子女前来体验古籍修复技艺;一些社会藏书家还会与古籍修复师们交流书籍保护的心得。

 

\

1月21日,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一角,古籍修复师们正在工作。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摄)

 

       创办于1909年的山东省图书馆,目前收藏有约75万册古籍。从上世纪30年代起,馆内就有职员从事古籍修复工作。

 

       近年来,山东省图书馆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承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山东传习所”,跻身国内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列。馆内古籍修复队伍已扩展到8人,其中不乏海归高层次人才。

 

\

这是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专用竹制起子,便于安全分离粘连书页。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摄)

 

       从事古籍修复14年来,杨林玫参与了馆藏明刻本《山堂肆考》、元刻本《周易经纂》、宋刻本《文选》等重要修复项目,成长为“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14年看似很长,其实很短,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希望自己的付出经得起后人的审视。”杨林玫说。(萧海川)

 

来源:新华社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