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宝级”古籍,在他们手中修复...
它们经历了水火、蠹蚀、战乱,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它们中,有儒家经典、史志宗谱、中医典籍、艺苑图珍等多种类古籍特藏,其中又以地方历史文献的收藏独树一帜,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藏书体系。
它们的外表朴实无华,内在却蕴藏丰厚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
这些“国宝级”的文献典籍是见证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代表和传承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崇高的精神。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中,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博物院、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三家单位的8部汉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自这份名单公布以来,合肥悄悄兴起了“古籍热”,珍贵古籍“迎新生”。
这些珍贵古籍如何收藏?
都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安徽省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16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在省图书馆挂牌成立,让这一古老技艺传承得以绵亘不断。馆内所藏40余万册历史文献,其来源有购买、移交、征集、捐赠等多种渠道。
传统手艺与科技“相逢”,让珍贵古籍“迎新生”。
如民国初年,省图书馆接收清末安庆各衙署遗书2000种;1954年接收各地古旧文献3.59万册等。在省图书馆的古籍藏书体系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章伯钧先生及家人的捐赠书,本次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玉海》就来自章家的捐赠。
历史文献饱经沧桑,历水火、蠹蚀、战乱而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如1937年日军来袭时,省图书馆馆员张丹九负责运输69箱30000余册古籍从安庆到桐城罗家岭,1941年又运至桐城黄家铺,1943年再运至金寨流波疃,1945年运至合肥。途中历经艰险,抢救落水图书,扑灭火灾,护书事迹令人动容。
展示的古书籍也要放在特制的柜子中。
古籍的修复要最大程度保留原书信息,采取“最小干预、过程可逆”等原则,才能使文献得到有效保护。在文献的保存方面,安徽省图书馆依照国家标准打造文献存藏环境,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特别是针对影响古籍保存环境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条件等外部因素进行科学管控,完善古籍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等。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省在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古籍分级保护机制逐步完善。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省内古籍公藏单位参加《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全省282部古籍入选前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家古籍公藏单位挂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与“安徽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审中,首批有270部古籍和6家单位入选。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各单位”三级保护,使全省的古籍遗存得到有效管理。
此外,全面完成全省公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任务。全省70家古籍公藏单位,完成8万余部72万余册(件)古旧线装书普查登记,基本摸清了全省古籍存藏家底。
【古籍修复故事】
400多年前的古籍实现“活化重生”
古籍既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史脉与传衍的立体记忆。
偏居于新站区少荃湖畔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内,“藏”有一座稀奇的古籍部:这里不仅收录了三万三千册的古医书,其中不乏《赤水玄珠》《医说》《婴童百问》《备急千金要方》这些距今已超过400多年的珍贵古籍;更重要的是,这些古医书对于现世的中医药学研究依旧有积极指导意义。
恒温恒湿的古书籍保存室。
如何让这些古籍遗产“抗”住时间的侵蚀,并实现“活化重生”?12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古籍部迎来今冬首次古籍修复工作,安徽中医药大学古籍部主任、博士邓勇带队对这批距今已400多年历史的古医书进行“科技化”修复。观察纸张纤维走向、测量纸张厚度、测试纸张拉力与耐折度、建立古籍修复档案……打造恒温恒湿古籍书库、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传统手艺与科技的“相逢”,让珍贵古籍“迎新生”。
“可以说,古籍修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借鉴。”据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程新介绍,目前在安徽的高校内,包括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西学院等院校均设有古籍部,收藏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古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利用科技力量与手工艺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创新,对这些古籍进行修复。同时,也以此为载体,加强学校在中医药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纵深发展。”
“尤其这几年,随着古籍修复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我们也通过系列活动让古籍通过多样方式、以师生喜爱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程新举例,比如,每年该校都要组织两次“古书制作”以及“中医古籍宣讲”活动,吸引在校生参与其中,以了解古籍保护的意义,进一步增强对中医药学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修复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聚精会神。
近年来,全省古籍保护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作为国内第一批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生,茆可人见证了国内古籍修复的不断发展。2009年,茆可人被安徽中医药大学古籍部“特招进校”,正式对这里所藏的三万三千册古籍逐一排查修复。
“虫蛀、发霉、断线是很多古籍的‘伤病’,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才能还原古籍面貌。”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古籍修复室内,茆可人经常在一张朱红色的修复台前一待就是一整天。
据安徽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全省共有古籍保护从业人员近200人,参加全国及省内古籍整理、古籍修复、古籍普查、数据审校、传统文化推广等各类古籍培训共百余期500余人次,省古籍保护中心还面向本省举办了古籍普查与保护、古籍版本鉴定、古籍编目审校、古籍修复等相关培训。
传统手艺与科技“相逢”
珍贵古籍迎来“新生
古籍修复,不仅仅是一项传统手艺,更需要科技力量的加入。为了让这些古籍保存更久,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古籍部还设有三个“恒温恒湿”的古籍书库。“我们通过科技手段让书库常年维持到固定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防尘、防紫外线等处理,经过适当的保存,为这些古籍‘延长寿命’。”邓勇介绍。
“每本古籍在入藏之前,实际上我们都对其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在程新看来,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古籍保护,一方面可以精确记录医学古籍的内容,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保存;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三维数字资料,为这些距今已经400多年的医学古籍提供可研究、易传播的“数字化样本”。
传统手艺与科技的“相逢”,也让这些珍贵古籍迎来“新生”。
每一本古书都要小心翼翼地进行装订。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徽省图书馆近年来注重发挥互联网与古籍数据库的作用,将古籍进一步数字化与网络化,让更多人学习、传播与利用古籍。如2021年1月,正式上线“安徽家谱”全文影像数据库,该数据库选择了近年来入藏的156部家谱,以新家谱为体,通过全文扫描、著录、标引,集中展示民间修谱的状态、行为和方法,总发布量达35万页。藉此搭建谱牒文献信息集合平台,亦希望通过信息关联,为涉及其中的研究者提供联系与交流的途径。
下一阶段,安徽省图书馆将推进古籍数字化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依托国家“智慧图书馆”体系,在数字资源及新型资源的精细化标引、知识组织与专题揭示、新型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入学习,选择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馆藏资源,开展数字化工作。
来源:江淮晨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