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永乐大典》
展示中华文明鲜明标识
目前,“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位于中央综合展区第五单元展厅“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幅图片展示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对《永乐大典》进行信息采集的情形。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馆藏224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永乐大典》研究,加强学术研究、学界服务、展览、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工作,2021年5月31日,《永乐大典》研究中心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挂牌。挂牌后,相关展览、研究、讲座、出版、文创不断推出。一册《永乐大典》的修复也被纳入日程。
为修复好这册珍贵的《永乐大典》,各方面专家对修复方案进行了讨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修复方案。项目组根据书芯用纸纤维的显微图谱与现有纸张比对,发现现存纸库中并无高匹配度纸张可用,为保证古籍安全和修复效果,按照检测结果自行抄造纸张用于修复。根据所得数据,项目组开展材料的仿制工作,以实现最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为使《永乐大典》原件修复过程更安全,修复师模拟制作样书,并与原件比对,确认无误后再在原件上进行修复操作。目前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与20年前相比,此次修复自行抄造的修复用纸、织的封面材料是修复科学化、规范化的提升,是新一代修复师在师承基础上以科技赋能推进修复事业的重要实践。”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相关负责人说。
《永乐大典》的修复是我国古籍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我国古籍修复工作得到了以点带面的推进:清宫“天禄琳琅”、云南迪庆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山西宋辽金元珍贵古籍、山东《文选》等一批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设立,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宁波天一阁等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古籍修复成果展示等活动在全国掀起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热潮。古籍高清摄影、古籍修复用纸抄造、古籍修复浸染、纸张脱酸保护等领域多项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一批自主研发专利技术转化利用。此外,全国协同完成古籍修复设备、工具、材料的系统研制和配发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古籍修复的基础环境,为开展古籍修复创造了条件。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描绘了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发展蓝图。新征程上,古籍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待越来越多的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记者程佳)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