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新书收藏
穷书痴自有淘书乐

\

古人曾有言:穷文富武。举凡嗜书者均有一个囊中羞涩的过程,为了解决有书读的问题,除了借之外,几乎都有一门特长和爱好——到旧书摊中去淘书。

 

为了解决阅读之渴,在许多时候,借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借了得还,抄下来太辛苦,去书店买,往往是收入的增长比不过书价的增长速度,即使有时能咬咬牙,把几个月的生活费豁了了出去,也难于满足读书的饥渴(尤其是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于是只好象一只嗅通狗似的到处打探旧书摊去淘书,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习惯几乎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使自己的阅读人生多了几分酸甜苦辣,多了一份自我淘醉的人生怀想。

 

不知是那个智慧的人,把到旧书摊、废纸收购站去买旧书称之为,确实是恰如其分,也才能体现其丰富的内涵。一个字,道出了书痴们(收藏家除外)为了觅一本本心爱藏书的苦乐经历。至少道出了这么几层含义:一是辛苦,求一心仪之书,不是举手可得的,必须经常性的往返于各旧书摊(店),且必须坚持不懈,否则就会失去机会;二是眼睛要利,淘书者在有人在,在众里寻芳中,如果眼力不够,手脚不够灵活,也只好看别人的好心情;三是要会,翻看几下就要知道书的价值几何,是不是真的吹尽黄沙始见金,不冤了一场。四是要懂得行情,旧书摊众多,摊主也性情各异,况且有些摊主原本就是个识货的主,不会按斤两论,也不按厚薄论,你得善博得摊主同情,下留情。

 

对于大多数书痴而言,都经历过这种淘书的历程,也在淘书的历程中丰富了自己,增长了见识,逐渐也成了有书读、会读书的人,从而增添了不少人生乐趣。

 

淘书之乐,除了是自己终于有缘接近自己心中的知音和圣贤,让自己的世界越来越阔,天空越来越广袤,心胸越来越开朗,离真理越来越近,离博大和深沉越来越近,让自己更真切地看清楚了世界,更重要的是淘书往往也就成了一部个人的人生史记,刻下岁月的痕迹和思想的历程。每当你翻开一来的书,都会勾起你对一段人生岁月的怀想,引发颇多感慨,似乎是与一个同窗好友在倾诉那段逝去的日月流光。

 

虽然家中有数千本书,书房的书架已经的超负荷工作了,但相当一部珍品就是淘来廉价品。中国古典类中,有一部二十五本装的《全唐诗》是我觉得珍贵的,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次省城时参加一个研讨会,因汽车出了点故障,就停在泰和,连同吃中饭一起。原本天寒冻,旅途不顺心情就有点烦,只好在街上逛逛,进了一个旧书店,淘书的本能,使我的眼睛象鹰一样搜索。但没有搜到猎物,便想离开,可墙角处有一包捆扎好了的书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走近一看竟然是中华书局的《全唐诗》,全价39元!这一下我的脚挪不动了,一个强烈的意识占据心中,我一定要买下它。摊主倒不是一个真懂唐诗的人,可他就认死理,说这捆书几乎是新的,而且是二十五本,一定要按本论价,最后咬牙二十元买下(那时刚出来工作,每月工资才50多元),结果这套书伴我整个旅程,其情其景,至今难忘。现在这手书的价值几何不知道,但却圆了我这个书痴的一个梦。

 

九四年,偶然在一个书摊看见一套《林语堂全集》,三十本,东北师范大学出的精装本,几乎没有翻开过的,原价498元,心里痒痒的,几经眼摊主称兄道弟,加上常去他摊上光顾,结果,一百元搞掂,用一编织袋打了一摩的送回家,提到家里时,人已经是筋疲力尽,身躺在地板上就翻开起来,心情无比激动。

 

其他诸如商务印书馆的那套颇具影响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基本上是在书摊中五元至十元一本不等,收藏了有数十种,如果到书店去购买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些书,出了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看到了也可能买不起,或是不可能买全,没有办法,只好几手准备,连买带借再,想办法收集齐全。逐步地,用心去淘,但也悟出了一些既省钱又能看到好书的道道,家里也就有了自己的家庭图书馆,让自己平凡的人生有了自己色彩的生活。当然,如果不去淘,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现在虽然有了网络,阅读的途径更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了,但淘书的习惯还保留着,自有其中不足与外人道的乐趣。
 

来源:公众号古籍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