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新书收藏

福建省档案馆20多道工序高标准修复

罗源珍贵畲族档案“重获新生”

 

 

       《金匮方歌括》《濒湖脉学》《手稿偏方》……一本本年代久远的古籍,装订工整,纸间泛香,不见曾经的残旧——日前,福建省档案馆向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档案馆移交了修复的14册线装古籍和18件清代地契、执照等畲族档案,让珍贵的畲族档案“重获新生”。
 

\

完成修复的古籍页面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这批档案。它们原来存放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的民俗展厅,因防潮、防虫、防火等条件较差,损坏严重,亟需修复。”罗源县档案馆副馆长阮聿景介绍,这批档案中包括很多中医著作和畲医手抄本,畲族医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畲医古籍是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记录,十分珍贵。
 

       为抢救保护珍贵档案,罗源县档案馆制定了修复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020年10月,福建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该批破损畲族档案带回修复。
 

       档案修复人员对档案进行了高标准抢救性修复,采取喷水压平、遛口、补洞、金镶边等20多道工序,历时9个多月完成。修复后,原件存放在罗源县档案馆,两套仿真件分别在霍口畲族乡福湖村民俗展厅和罗源县档案馆展示。
 

       为进一步利用这批档案,罗源县档案馆正计划联系畲医药等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确定成书年代,挖掘畲医文化内涵。罗源县档案馆将以此为契机,加大畲族档案的征集、抢救与保护工作。目前,该馆正在整理著名畲语专家游文良生前研究畲族语言的文稿,同时开展为畲族档案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档案项目的工作。(记者李锦清 通讯员黄益辉)
 

来源:福州晚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