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书报刊珍品
中国第一部丛帖:《淳化阁帖》

 

 

在西安碑林的第七展室中,专门陈列着被称为古代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原帖刻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北宋以文治天下,宋太宗本人亦留意翰墨,润色太平,即位后令翰林侍书王著征集先贤名家墨迹,可以说,其所收集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书法的最高成就。

 

在这部法帖中,共收录103位作者的420篇作品,作者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王著将之收藏于内府。淳化二年,宋太宗又命王著将之编为十卷,刻于枣木板上,并专建秘阁存放,御笔飞白书秘阁二字以示重视。法帖刻成之后,宋太宗以拓本分赐近臣,每有大臣登二府(枢密院与中书省)则赐拓本。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失火,《淳化阁帖》不幸付之一炬,所以自宋代起官府刻印或拓就的法帖甚为难得。

 

《淳化阁帖》收藏诸家法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迹,自汉章帝刘炟至陈朝永阳王陈伯智;第二卷到第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自东汉张芝的《冠军帖》至南朝宋人薄绍之的《回换帖》;第五卷为诸家法帖,自仓颉书至南朝宋羊欣《闲旷帖》;第六卷到第八卷为王羲之法帖;第九卷、第十卷为王献之法帖。《淳化阁帖》一出,便成为天下法帖的范本。然而正是由于搜集诸家所藏,在编排和真伪上便存在诸多问题,从宋代起便有人质疑其内容。宋元祐年间,米芾作法帖题跋,根据笔迹对其真伪进行辨别。大观年间,黄伯思作《法帖刊误》,据史籍订正其讹误,为后世所肯定。

 

南宋曹士冕《法帖谱系》记载,《淳化阁帖》传至南宋时,已经有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黔江帖、临江戏鱼堂帖利州本、庐陵萧氏本、刘丞相(刘沆)私第本等数十种,后历代也有不同刻本流传,但现存刻石仅有肃府本、关中本、溧阳本三种。肃府本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肃王府遵训阁本,是肃宪王朱绅尧以明太祖的儿子肃庄王朱楧所得《淳化阁帖》的原拓为底本,令温如玉、张应召二人摹勒上石的,历时七年方刻成。关中本即西安碑林第七展室所藏之《淳化阁帖》,也称为西安本,是清顺治三年(1646),陕西金石学家费甲铸根据肃府本摹勒上石,长安卜栋、赵璧、杨复林等名工刻字,陕西提督学政宁献功等所立。此帖共145石,两面刻字,石呈长方形,高宽不一。每石812行字不等,古文、篆书、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各个书体都有。

 

《淳化阁帖》作为中国第一部丛帖,保留了大量重要的书法作品,其价值之高不可估量。20034月,上海博物馆斥巨资从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回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共四卷《淳化阁帖》残本,这是目前存世的最善本。

 

来源:三秦都市报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