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连环画

消夏图中觅清凉

 
       如今,空调、Wi-Fi、西瓜是现代人避暑的三件法宝。那么,在古代,受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没有电扇、空调的加持,古人如何挨过漫漫夏日,博得一抹清凉的?


       避暑和纳凉一直是古代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从这些古画中可以看出,古人纳起凉来办法多多,人们或在幽谷溪流边,或在柳荫水阁内,或凉卧取冰,寻找炎炎夏日中的清凉与自在。此外,古人应对夏日酷暑之法,不仅要避暑乘凉,更有通过修心达到“心静身自凉”的境界。选择在夏日里专心于某一趣事,分散对炎热的注意力,自得其乐,成为另一种有效的消暑方式,便也为盛夏带来了几分意趣。古人或戏水泛舟,或品茗对弈,或采莲弄荷,自有一份逍遥无羁,让人充分感受到夏日韵致。同时,在一份清净中,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

       抚琴静心

       在古代,抚琴静心是一种高级的消暑方式。所谓“筝以娱人,琴以娱己”,古琴的音乐内涵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准则。以声静心,在音乐的陪伴下思绪进入更高境界,也就顾不得身上的热意了,优哉游哉!
 

       在清代袁江的《荷静纳凉图》中,左下角绘有一高士正沿小径向山路深处走去,其身后跟随着一携抱古琴的小书童。从画面情境来看,高士似是要去不远处的楼台与友人相聚,一同吟诗抚琴。画家在画面中下部绘出两棵枝叶浓密、郁郁葱葱的古柏,展现出“夏山苍翠而欲滴”(宋郭熙句)的风貌。古柏占据了画面很大一部分空间,由浓密树叶组成的树冠展现出夏日的蓬勃生机。古柏之后隐约可见通往亭台的长廊建于水面之上。长廊下,点点荷叶漂浮于水面,烘托出“荷静纳凉”的画面主题,画面所呈现的凉意扑面而来。

       临江楼台建于山石之上。平台长凳上坐一高士,神态平和,正遥望远处,似在等待友人的到来。远景处有一高山巍然耸立,山脚处有几间山居隐约可见。画家用短粗的皴笔勾勒山峰轮廓,突显出山体的立体感;又以淡墨晕染来展现雾霭缭绕的夏山,用浓墨点苔来丰富画面。整幅作品用笔工细、雅静幽淡,山石皴法多借鉴北宋李成、郭熙的用笔,颇具宋人余韵。画家以淡墨渲染山石,以浓墨绘写楼台,将山石、江水、建筑、人物融为一体,展现出笔简气壮之妙趣和清幽素雅之意境。画中楼台描绘精细又不失淡雅之风,虽没有金碧辉煌的绚丽之感,却通过画家精巧的布局在笔墨间展现出严谨、细腻的典雅之意。袁江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清新秀雅的楼台巧妙地融为一体,使画面展现出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的效果。
 

\

荷静纳凉图(绢本设色) 99厘米×55厘米 清 袁江 广西博物馆藏
 

       对弈品茗

       酷暑难耐,约上三五个好友,相约林中下棋,静坐在凉亭里,鏖战于围棋盘上,运筹作战,把暑热抛到九霄云外。在对弈中全神贯注,体味博弈之趣,夏日的烦躁情绪尽失,心境便会好起来。


       在明代钱榖《竹亭对棋图》中,近处有两株高耸的乔松,古朴苍郁,树干挺拔直上,根部裸露,树表呈鱼鳞状,枝条横出似扇形展开,两棵巨松顶天立地,几乎占有画面的1/2。松树脚下是溪流迂回而过,临水设置一座茅草凉亭,草亭临溪拥翠,为后面修长而茂密葱茏的竹林、硕大芭蕉和环绕的流水所掩映,这确是一个饮酒、赋诗、作画、弈棋和纳凉的幽雅、清爽场景。难怪北宋苏东坡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此画的画眼,放在文人下棋消暑的雅逸情致中。茅亭中有二人对坐而弈,颇有闲情雅致,二人侍奉,清幽惬意。从其人物的神态中一观而知,左边跷腿而坐,睇视着流水、筹措下子的那一位是主人;与他对面而坐的那位是作陪清客;后方远处的桥上一童子双手捧物而来。

       整幅画以墨缘点钩树叶,浅绛施染树石,笔法细密秀美,深得文氏之风范。画家对于画中的松针、竹叶、细草都一一刻画交代,毫发不爽,但细而不碎,感染力强,整体感强。对于茅亭中四个人物的刻画,着墨虽不多,却情态各具。
 

\

竹亭对棋图(纸本设色) 62厘米×32厘米 明 钱榖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吃冰消暑

       俗话说无冰不夏天,对于吃货来说更是如此,冰激凌、冰镇西瓜、冰可乐……冰是夏天的必备。事实上,古代人也会“吃冰”,且这一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类似于冰箱作用的“冰鉴”,随之而来的是冰的饮品,如冰酒,后续随着生产力发展,唐代时期出现了卖冰的商人,他们在冬日采冰,储于地窖,夏日叫卖。明清两代,藏冰存冰、夏日取冰之事已十分普遍,售冰者,在明清之时也普遍出现。也就是说,夏冰入盘,冰镇鲜果实为古人纳凉消夏之美事。
 

       在明代的这幅《夏景货郎图》中,一位身着金边纱衣的“货郎”正在给一位穿着绿罗绞经薄纱和宝相花纹缎金红裙的少女倒着冰凉的酒水,少女旁边侧立着一位年纪不大的小朋友,身后是两位面容姣好、雍容华贵的妇人。细看这幅画,很难不被“货郎”手下方的货架所吸引。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长流口银壶、霁蓝釉双耳香炉、贴金乳钉象耳罐、戗金瓜棱壶和金瓶等,而且还有各色的带托茶盏供“顾客”选择使用。奢华货品的居中位置,放置着一个莲花状盛器,但盘下部有莲花状凸起,盘内盛冰水并放置长柄金匙一件,用来取冰加入到饮品中。配合货摊上挂的招牌“上林佳菓玉壶冰水”(“上林”泛指帝王园林)可以看出这位“货郎”是一位售冰者,而其优雅从容的面貌,修长的手指和指甲,也难怪故宫专家将这位“货郎”称为“冷饮博士”。

       侧立在少女旁边的小朋友身着蓝色薄纱罩衫,白乎乎的小胳膊在薄纱下若隐若现,脚上穿着大红色鞋子,全神注视着货架上的冰饮,即使表情严肃也无法掩盖孩子的童真和对冰饮的期待。两位少妇身着交领薄纱夏装,手持纨扇,好不凉快!她们正气质娴雅地看着“货郎”的货物,等待着一盏属于自己的冷饮,也好在烈日炎炎之下一解暑气。

       画面人物的后上方绘有松柏常青,苍劲有力,遮阴避凉,是“货郎”摆摊的好去处。画面的前方是假山和兰花,还有潺潺的溪水,此时饮上一杯冰水岂不快哉!整幅画面色调和谐,清新凉爽之意跃然纸上。
 

\

夏景货郎图(绢本设色) 186厘米×104厘米 明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竹林对谈

       在炎热的夏季,借助大自然,走近山川河流,融入绿树翠竹之中,体会心静自然凉是古人常见的消暑方式,不仅低碳环保,而且情趣盎然,洋溢着诗情画意。


       以竹林、梧桐入画写消夏之意是历来“消夏图”的常用手法,既可以用来表示消暑纳凉的环境,也是画家文人心境的表达。明代仇英的《竹梧消夏图》构图沉稳、色泽明丽、技法精巧,远山近景、虚实相生。

       画中的远处青山叠翠,连绵起伏,烟雾沉沉;近处山坡平缓,地势开阔,翠竹疏朗,山溪清清,潺潺而流。竹林之中,有二人相对而坐,但见他们长髯拂胸,身穿宽袖长袍,仙风道骨,正侃侃而谈。他们看上去气度悠闲,神情淡定。山溪之畔,一株梧桐树挺拔参天,树冠盈亩,郁郁葱葱,浓荫下,一座水阁立于溪水之上,翘脊高啄,飞阁耸翠,水阁三面通透,一面为山水画照壁。水阁中几案上摆放着书卷等。一人坐于凳上,斜倚亭台之栏,手持羽扇,轻摇纳凉,他目视清澈的溪流,似聆听涓涓流水,又像听山林阵阵涛声,也许是静听竹林二友的交谈,若有所思,又好像在构思诗文辞赋。这样的消夏方式可谓文雅之至。

       静静地端详着这幅画作,仿佛能够听到风吹过竹叶唰唰的声音,山间溪水流动潺潺的声响,山野的凉爽扑面而来,一瞬间置身于世外幽境之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山野凉爽幽情,画作充满了文人画的传统笔墨韵致。
 

\

竹梧消夏图(绢本设色) 45厘米×37厘米 明 仇英
 

       深山静卧

       《山居纳凉图》描绘了古时高士山林避暑的惬意情境。亭台几间,背靠青山,四面临水,周围绿树成荫,微风习习。厅前溪水流淌,厅中一位敞开衣襟的老者正闲坐卧榻纳凉,似正在享受阵阵凉风,感受着林木盛茂、小溪流转的清凉夏意。有二童子前后侍奉,好不惬意!远处山峰连绵,郁郁葱葱,风景优美。山腰云雾萦绕,清风曲水和着鸟鸣蝉吟,轻快悦耳,令人神清气爽。画作笔墨工写兼备,意境清幽,雅俗共赏。从构图上来看,自画面左下堆叠而起的山石体,以近“S”线形的扭动山势沿画面左侧直矗而上;画右则自下而上、自近而远,不断以横出的小舟、楼台、溪流、远方水面的层层波纹,一次次以疏放变化的空间感适度平衡了画面左侧因巨大山体而过度向上的视觉力量。画面着色上主要用石青、石绿点染草木、山体,很能呈现夏季山林的清凉;而山体之间染以赭红色调,更活泼了全画的精神。画家以流畅的笔墨,平实妥帖地将“董巨风格”中典型的披麻皴、圆缓叠积坡石的矶头山体,形塑得相当工整而且密实,整体上给人较平静安定之视觉感受,从而进入画中纳凉的境界。


       元代画家盛懋承袭父业,以精湛的技艺称誉当世,和吴镇的墨竹、岳彦高的草书、章文茂的笔,共被誉为“武塘四绝”。他善画山水,兼作人物、花卉。他初学陈琳,后宗赵孟頫法,运笔精劲,布置邃密,峰峦浑厚,林木丰茂,评者谓“精绝有余,特过于巧”,元至正年间享有盛名。从这幅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继承了南宋院体风格,注重笔墨的精微细致,勾画准,落笔稳,中锋运笔,赋予作品华丽庄重的美感。他笔下的山水带有抒情的色彩,也有写实的面貌。他用工整严谨的画风讲述文人生活,作品意境高深幽远。而明丽华贵的色彩带有强烈的装饰性风格,对色彩的运用使其作品不同于元四家描绘的淡远孤寂。
 

\

山居纳凉图(绢本设色) 31厘米×261厘米 元 盛懋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