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岁月重读
有朋友谈到,他近来翻阅一些从前看过的书,或重看某部电影,总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过去没有理解、或被忽略了的细节,再看时就豁然省悟,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为此,他准备把过去看过的书,全部重头再看一遍。
其实这种由重读获得的全新感受,很多人都曾有过。尤其是人到一定的年纪之后,有了知识和阅历的积淀,智力与情感变得更为成熟,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自我、对外部世界进行重新审视。如此立心既异,眼界既高,回过头来再看旧书,就从中领悟了许多之前未能通晓的道理,自然就会有气象一新之感。明人张潮的《幽梦影》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就是把不同年龄的人读书,喻为处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视角观赏月亮,认为人的阅历越深,读书就更易于读出新的东西来,所获也就越多。
林语堂也有过相似的观点,认为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出的味道是不同的,所以好书值得重读。毕竟读完一本书很容易,但要真正地读懂、读通一本书却不容易。人年少时,看书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只喜欢、也只能看懂自己想看的故事,由于胸中尚无定见,阅读很多时候就是随波逐流,对书中内容理解也是空泛而肤浅;及至中年,明白了读书的根本是为了寻找自己,而不是接受他人的灌输,于是读书也开始从实地用功,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
人到了老年,经历了世间的各种况味,读书思维也变得持平中正,不夷不惠,即使书中观点有所悖异,也会懂得和分歧相处,与差异和解,遇到疑问也会追根溯源,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为止。如此重读旧书,就像老牛反刍,不仅食而有味,获益也是良多。这也是古人标榜的“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的意思。因为书是不厌百回重读的,就看读书者是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眼光去读。
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曰:“老者更事既熟,见理自明,开卷之际,如行旧路而逢故人也。”认为人到了相应的年纪,经历的事情多了,思想变得成熟,打开书本阅读,就像是走在一条熟悉的大路上,不时遇到故交旧友一样。重读旧书,就是一个把自身的阅历见识,与书中内容互为印证的过程,是站在一个不同的高度上,对书做出的全新认识。晋代名士全子栖着文结集,十年后拿出来重读,觉得文辞浮浅、语义不够深刻,就用火烧了。为此,他一生共烧了三次文集。因此旧书重读,不仅可以获得新的阅读趣味,也是一种发现不足、自我提升的方式。(陶琦)
来源:公众号《善本古籍》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