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古籍

 

       《淮南子》里讲过一个故事,说齐桓公在堂上看书,有位叫轮扁的工匠在堂下制作车轮。

       轮扁把手里的工具一扔,问齐桓公:您看什么书呢?

       齐桓公说:圣人的书。

       轮扁说:圣人还在吗?

       齐桓公说:死了。

       轮扁说:那您看的是圣人的糟粕。

       齐桓公怒言:寡人读书,你一个工匠怎敢讥笑我?有理由还可以,没理由便杀了你。

       轮扁说:有啊。以砍削车轮为例,动作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只有做到不缓不急,才能得心应手。但是如何达到这样的程度,我没办法用言语传授给我儿子,所以我儿子无法学到这套本领。因此我70岁了,还得自己动手造车。古籍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消失了。您今天读的,只能是糟粕了。

对于这种“古籍皆糟粕”的观点,民国学者胡怀琛并不同意。他说,就算中国古籍等于牛粪,牛粪也有牛粪的用处,不但和香水的用处相等,甚至从某些方面,如化学上看,还远超香水,就看我们怎样去利用。

       话糙理不糙。古籍的利用之道很多,若从今天的中文学习角度来看,古籍之用突出表现在对汉语言的理解上。

       今人读古籍,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不懂古代汉语。文言文虽然难懂,但那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只研究今天的汉语,是割裂了它的历史性。一个字的历史演变、一个词的意义播迁,只有放在历史长河中才能深切领悟。

       比如,今天的“武”字,不少人误解为“止戈为武”,但在小篆里,武字的本义是扛着兵戈去打仗,古今意思可谓南辕北辙。

       又如,今天的“妻子”一词只指男性的配偶,古时是指妻子和儿女。不知道的话,《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就会理解错。

       再如,古汉语的措辞一般都很精练,我们今天常用的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在古籍里传播了千年之久。古人行文的逻辑也富有特色,如未曾说理先讲故事,可见其深谙传播的规律和说服的技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籍就是现代汉语表达的源头活水,若能把各历史时期的古籍原典读明白了,中文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肯定就上去了。

       这还只是应用层面,读古籍的更深远意义在于体察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统计显示,传世古籍有5000余万册(件)、20余万种。中华文化的根就深深地扎在其中,没有古籍,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基础。

       一代代中国士人写书、校书、读书、教书,把历史上的事件记录下来,把对世界的观察总结下来,把对生命的感悟铭刻下来。可以说,古籍中蕴藏着过去几千年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经战乱、浩劫,古籍不断地散失,又不断地聚拢。《四库全书》完成后,有三个副本保存在江南。后因为战火,三个副本全部毁散。但江南士人坚忍不拔,自发筹钱抢救,四处抄写补苴,硬生生抄回一整部《四库全书》。后人用“江南三阁,文澜独存”来概括这件书林盛事,其所反映的,正是中国人对书籍、对知识、对文化的无上推崇。

       大浪淘沙后,经典永流传。中华古籍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从记载其上的文字,还是从印烙其中的精神,都能读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从中可以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什么要读古籍,不是很清楚了吗?
 

\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一书内所收文章,大体分两部分,前18篇为古籍通例,介绍古籍的一般性规律,后35篇为具体书籍的介绍。

 

 

       对这些书籍,该书按照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法进行分类,但不完全拘泥于旧法。比如,《论语》属于“十三经”之一,按古代观念,应该在经部。但在现代学术观点下,《论语》妥妥地属于子部,而且与其他各家都有密切联系。因此,该书把《论语》纳入子部介绍。

       又如,史部介绍二十四史时,只介绍前四史。因为按照学界共识,前四史成就更高。集部书只介绍5部,皆因古代书籍的精华重镇,是在经史子三部,集部文章按照个人兴趣选看便是。

       最后要说明的是,介绍的目的是引起读者对阅读古籍的兴趣,因此对古籍通例的说明也好,对具体书籍的介绍也罢,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可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并不能反映古籍的全貌。诸君若能亲身入古籍宝山,经过一番攀登求索,找到自己的读书路径,不空手而回,这本书的目的就达成了。

(本文系人民日报出版社《古籍原来这么好看》自序)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