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雕版、活字及各类印刷技术已十分成熟,刻印图书业均达到鼎盛。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尤其是殿本图书。武英殿修书处在出版事业上、在清朝发展之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产生、发展、鼎盛、衰落,是与清朝的建立、发展、鼎盛、衰落相伴始终的。
一、文化背景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飞跃,而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文字和图书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编辑出版活动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历史发展到清代(公元1645—1911年),雕版、活字及各类印刷技术已十分成熟。与此同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刻印图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其结果是出现了大批经过认真仔细审核、而且刻印技术高超典雅的图书。流传到现在的各朝代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乾嘉时期,木活字印书已在全国通行。广泛采用木活字印刷的地区有河北、河南、山东、甘肃、江西……等地。另外,不仅官方,如各地的衙门、书院、官书局等备有木活字,而且出现了专门采用活字印刷的店铺。据现有资料来看,民间的活字印刷业也非常发达,如:康熙年间刊印的《靖海记》、雍正三年的《眉山诗集》十卷以及乾隆五十五年紫阳书院排印清周鸿撰《婺源山水游记》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乾隆五十六年和五十七年萃文书屋派印的《红楼梦》。第一次排印后,因社会需要量大,于第二年再次校订排印。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下,同时为了整理、保留历代的珍贵书籍、史料,使其能够重播于世,嘉惠士林,1772年,即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下诏,广征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各类散落民间或由各地方政府保管收藏的书籍源源不断的送到京城。与此同时,一些已经失传的书,也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来。《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失传古籍零种、散篇和各省进呈的遗书不下万余种。在纂修《四库全书》时,因为时日过长,高宗弘历又命儒臣校辑《永乐大典》中的散简零篇和世所罕见的宋元善本,交付武英殿先行刊印流传。
二、形成与发展
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以北,始建于明初。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西北为浴德堂。据内府抄本《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武英殿修书处》记载,康熙十九年(16s0年)11月,设立修书处,此后,大凡御定、御制、敕撰诸书,以及经、史群籍,均由武英殿校定版行。修书处由内务府大臣总负责,下设兼管司2人,以内务府官员兼任;下又设正监造员外郎1人,副监造副内管领1人,委署主事1人;掌库3人,委署掌库6人。设有书作、刷印作。书作司界划托裱等职;刷印作管理写样、刊刻、刷印、摺配、装订等职。有拜唐阿19名,委署领催4名。另设匠役若干,分别为书匠、界划匠、平书匠、刷印匠等,共84名,分办各作之事。武英殿存而不发的图书贮存在敬思殿,浴得堂则作为存储版片之处。
武英殿开始刊印图书使用雕版印刷技术,以枣木板刻版印刷。由于刻书种类繁多,教量大,刻版所需时间太长,且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大臣金简向高宗进呈奏折,详细地说明活字和刻板在耗时以及人、财、物各方面的悬殊对比:“……伹将来发刊,不惟所用板片浩繁,且逐步刊刻亦需时日,臣详细思维,莫若刻做枣木活字板一份,印刷各种书籍,比较刊板工料悬殊。臣谨案御定佩文诗韵详加选择,除生僻字不常见于经传者不均集外,计应刊刻者约六千数百余字。此内虚字以及常用之熟字,每一字加至十字或百字不等,约共十万余宇。……遇有发刻一切书籍,只须将槽板照底本一摆,即可刷印成卷,”高宗同意了金简的奏折,并赐名“聚珍”:用这套聚珍版活字印刷的书籍,称之为聚珍本。由于武英殿初刻本与聚珍本在版式上大致相同,此后这两类版本统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简称殿本。《聚珍版丛书》的排印步骤大致如下:
一、先将刻成的活字按《佩文韵府》诗韵分于十个木箱内,每箱抽屉八层,每层又分若干小格盛字。
二、二人专管摆版,四人分管平上去人四声,摆版人按书稿所需用的字向管韵人唱取,管韵人按韵检字,由摆版人摆成一版。
三、交付刷印样书,再由翰林校对无误后,照书样刷印成书。
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武英殿刻制木活字25万余个,共摆印131种书,嘉庆七、八年间又摆印了《西汉会要》、《唐会要》、《农书》3种,前后一共摆印了134种书。其中经部书31种,史部书27种,子部书33种,集部书43种。连同初刻的《易律八种》十二卷、《汉宫旧仪》二卷,补遗一卷、《魏郑公谏续录》二卷、《帝苑》四卷等四书共为138种。这些书并无总书名和总目录,大多是随到随印。此书问世后,由于都是罕传的珍籍,各省几乎都照式翻刻,影响极大,对促进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武英殿修书处更重要的是皇帝直接的参与,他们不仅亲自过问此事,还委派皇子们充任总裁,或让皇子们直接参加编纂、校勘等工作,如允禄、允瑢等等。
三、版本特征
首先,从字体上看,殿本图书因朝代不同字体也有较大差异。如:康熙中期董体盛行,版式精良,时称康版。乾隆以后,因乾隆皇帝喜好赵孟頫字,武英殿刻本亦风行赵体。而到嘉庆以后,流行的则是欧阳修体。
其次,其版式、做工略有不同,但均以华丽富贵见长,尤其清康熙时期的武英殿书籍,由于印制精美,被藏书家视为奇珍。康熙时期,武英殿排印的书籍以书品华贵、版印精良而享誉天下。康熙中期用欧体和赵体字,字体秀雅,间架疏朗,配以内府精致的榜纸、黄纸、开化纸印刷,赏心悦目,世称康版,殿本图书的备受追捧可见一斑。
武英殿修书处的产生、发展、鼎盛、衰落、是与清朝的建立、发展、鼎盛、衰落相伴始终的。从修书的内容、刊刷的数量、装潢的规格、装帧的技术,及至颁奖、惩罚、通行、翻刻等等都是由皇帝钦定的。这也反映了清朝时期出版的书籍都与清朝皇帝及其廷臣们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情趣相关,形成了鲜明的殿版本的特色。这在当时对全国各地官私出版界、文化理论界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武英殿修书处,在传播、限制清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低估武英殿修书处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武英殿各种版本图书的刊刻,是我国古籍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继承和总结了宋明以来各种活字印刷术的成果和经验,把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推向了发展的高峰。特别是金简编撰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概括总结了活字制作、刊印的全部工艺流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等国文字,流播海外,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景晖 高莹)
来源:公众号《善本古籍》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