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报刊

古籍追唐宋 刻本传四海

《苏州刻书史》将打开重新认识

江苏苏州文脉的重要窗口




       古代苏州是我国刻书业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尤其明清两代,苏州藏书、刻书家层出不穷,时有“刻书赛积德,藏书胜藏金”之说。2021年,江苏苏州正式启动《苏州刻书史》的编撰工作,记录苏州刻书宋元初起、明代高峰、清代重镇的辉煌历史。据了解,该书预计将于2022年年底前推出。
 
\
 
       《苏州刻书史》主编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认为,从千年刻书史回望江南,苏州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是有重大意义的,甚至可以说影响深远,如今苏州重新打量、体味、研究这千年刻书的文脉,是打开了中国人重新认识苏州价值的一扇重要窗口。

       唐宋以来,苏州雅士名家云集,渐成江南藏书、刻书之中心,为无数文人学士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苏州无论官刻、私刻、坊刻还是寺观刻书都比较发达,堪称文化之都、典籍之乡。唐代的杜甫、李白、韦应物均为享誉千古的文学巨匠,他们流传至今的诗文集均以北宋时期苏州官刻本为底本,由此可见苏州刻本的巨大影响。到了明清时期,苏州更是成为全国的藏书、刻书中心。
 
\
 
       同时,苏州所刻典籍以精善享誉四海,技术、艺术、学术并重,为中华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苏州刻书史》作者之一、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表示,苏州刻本的审美与对宋本的追捧结合在一起,让宋体字登上了刻书史的舞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体字,是苏州为中华文化传播作出的独特贡献。

       苏州历代先贤的刻书、藏书活动,也使得大量典籍得以留存至今,为后世保存了重要的文化薪火。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苏州市域范围内就有3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涉及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以及宗教、方志、档案等系统,现存古籍约100万册,位居国内同级城市之首。

       在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宣传普及、古籍整理与研究等方面,苏州的古籍收藏单位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截至目前,苏州图书馆已完成数字化地方文献与珍贵古籍1326部、17662卷、783309页。先后建成苏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及珍贵古籍数据库,所收古籍除了保持原貌外,还可以实现全文检索、繁简转换及复制下载等功能。苏州博物馆开通了“苏博云书斋”古籍影像资源数据库,提供馆藏珍贵古籍和家谱在线阅览。(记者姜锋 广豪)
 
来源:苏州日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