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
吴格:中国古代图书复制与流传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历史用什么证明?广义的文化遗产如一幢房子、日常起居物件、建筑等,保存下来的都是我们先民的历史见证,狭义的文化遗产一般指用文字记载的图书。我们中华文化是值得自豪的,3000年前就有文字记载的图书。
历史上我们有过甲骨之书、金石之书、简册之书、缣帛之书,到今天最流行的纸书。早期书的形态和我们现在的书不一样,但同样是有文字,有记录要求。甲主要指乌龟壳,质地坚硬,人们发现洗干净太阳晒干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有动物骨头,比如牛身上的肩胛骨,面积比较大,容易记载,又比一般载体保存时间长。那时但凡遇到重要事情,要卜筮、要记载都要用到。民国时期,河南安阳就出土了很多甲骨,上面都有文字。甲骨片上一行两行的文字,现在被专家们逐渐解读,是我们中华民族先祖最早的文字,有图书性质的载体,就叫甲骨之书。
甲骨文之下就是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商周时期,周天子要把亲属或者大官分封到各地,要对某人功绩、地位的肯定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就是青铜器。那时流行铸鼎,小的鼎可以放桌上,大的就是露天放着。铸鼎后赏给大臣、亲属,是对他们地位、权位的肯定。鼎上有龙凤等图案,也有文字,文字就是金文,那时文字已经成熟,字形也优美,常记录有某年某月发生了某某大事,因为某某的功劳赏给大鼎。这被称为金石之书。同一时期,还有刻在石板上的文字。
随后是简册之书。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交流多了,不可能所有识字之人出门都扛着鼎,这不大现实,金石之外与古人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然界产物,比如木板、竹子,一条条用麻绳等编连起来可以记载,所以在金石之书成为官方记载的同时,民间之书流行的就是木刻、竹刻,有的地方用细的牛皮绳来编。简册之书从公元前1000左右一直到公元1000年,有大量的遗存保留下来。
在此期间,又有了缣帛之书。古代很长时期没有棉花,主要穿麻,贵族穿丝。古人发现,为了保存更方便、携带更方便,记录面积更大,光用竹简很困难,就需要用帛。记载在纺织品上的书,在2000年前贵族的墓葬中是存在的,还原到他生前,贵族之间、政府之间,文书来往主要形态应该是用缣帛。
1800年前,中国有了纸。我们现在把书跟纸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人类历史上,有羊皮上的书,有泥板上的书,有金石上的书,但纸书都比较晚。有了这些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容易得到的材质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创作系统的图书。要讲一段历史,要讲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的想法,把见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有了最初的著作,这些著作要复制,就出现了多种古代图书的复制方法。
古代图书第一种复制方法就是传抄摹写。在古代,纸没有那么多,一个人要读书,没有印刷术前就要抄书。我们在民间做古籍普查,就看到了很多手写本。手写本也分很多类,有写本,比较典型的是《四库全书》,乾隆年间朝廷把古往今来著名著作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从几万种图书中选出3400种书,一共2万多卷,动用全国字写得好的人抄了七部书,存放在北京、沈阳、扬州、镇江和杭州等地,造了七个书阁,各保存一部完整的《四库全书》;有抄本,指一般手工抄写的书,没有写本那么考究;有影本,一笔一划都和原本面貌差不多;有临本,不限于书,有时是字帖等,加上作者自己的悟性修养等,把前人的笔画文字线条再复制一次等。
第二种方法就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带来的刊刻印刷,分雕刻、翻印、影刻、活字印、刻石等。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把原稿刻到木板上,重复印制。雕版印刷存在有1000多年历史,每个时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分别有了宋代刻本、元代刻本、明代刻本等。从类型上讲,最原始的叫雕版、原版、木版,比如这本书流传了20多年后市场上没有了,如何复制,这时问问刻书人家或者书院或者政府或者大户人家藏书楼等,有没有保留着刻书的木版,复制出来就是原版。原版不在就要翻刻,要重新组织人力,预备板材、专业工人,一笔一划一刀刀重新刻出一套雕版,假如书是根据某某本子传抄的,一般叫据某某版翻刻。翻刻本和原刻本之间,有时可以一丝不走样,有时文本不变但文字间距等有调整。
雕版印刷后中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们的祖先用过木活字,用过泥活字,也有少量的陶活字、瓷活字、铜活字等,都有一些印刷品流传到今天。但在今天图书市场中,雕版印刷的产量和市场大于活字印刷作品。印刷生产力和当时读书人的人数是成比例的,在古代读书并不普及,雕版印刷就能满足很大需求,所以非常可惜在当时活字印刷推广普及不及雕版。
第三种方法是19世纪后半期,鸦片战争后写真影印技术传入中国,包括石印、珂罗版印、膠印、仿真影印。现在印刷技术越来越先进,质量也越来越高。2000年后,中国图书馆界做了一个工程“善本再造”,利用南北公共图书馆目录,摸清最早老祖宗用雕版活字印刷的书现存多少,根据一个个时代来划分,完整和残缺的有1500部左右,实际全本不多,大量是残本,就选印了800部左右制作仿真印本,先拍照然后制版,纸也是在制造宣纸最好的厂定制,做了100套左右复制品,整套善本再造价值100多万人民币。现代影印技术,对图书馆古籍的复制保存和流传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
中国古代典籍的撰著与流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元以降,历代典籍屡经写抄刊刻、汇编选辑,传存后世,版本极为复杂,人称书囊无底,难以穷尽,我这里作一些不同刻本、版本图片展示。
中国人书最多不是我们盲目自夸,十五十六世纪到明代末年,全世界各个有文化的地区图书加起来,不及我们中国明代图书的总量。中国古籍不仅记录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东亚乃至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历史上我们有过甲骨之书、金石之书、简册之书、缣帛之书,到今天最流行的纸书。早期书的形态和我们现在的书不一样,但同样是有文字,有记录要求。甲主要指乌龟壳,质地坚硬,人们发现洗干净太阳晒干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有动物骨头,比如牛身上的肩胛骨,面积比较大,容易记载,又比一般载体保存时间长。那时但凡遇到重要事情,要卜筮、要记载都要用到。民国时期,河南安阳就出土了很多甲骨,上面都有文字。甲骨片上一行两行的文字,现在被专家们逐渐解读,是我们中华民族先祖最早的文字,有图书性质的载体,就叫甲骨之书。
甲骨文之下就是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商周时期,周天子要把亲属或者大官分封到各地,要对某人功绩、地位的肯定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就是青铜器。那时流行铸鼎,小的鼎可以放桌上,大的就是露天放着。铸鼎后赏给大臣、亲属,是对他们地位、权位的肯定。鼎上有龙凤等图案,也有文字,文字就是金文,那时文字已经成熟,字形也优美,常记录有某年某月发生了某某大事,因为某某的功劳赏给大鼎。这被称为金石之书。同一时期,还有刻在石板上的文字。
随后是简册之书。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交流多了,不可能所有识字之人出门都扛着鼎,这不大现实,金石之外与古人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然界产物,比如木板、竹子,一条条用麻绳等编连起来可以记载,所以在金石之书成为官方记载的同时,民间之书流行的就是木刻、竹刻,有的地方用细的牛皮绳来编。简册之书从公元前1000左右一直到公元1000年,有大量的遗存保留下来。
在此期间,又有了缣帛之书。古代很长时期没有棉花,主要穿麻,贵族穿丝。古人发现,为了保存更方便、携带更方便,记录面积更大,光用竹简很困难,就需要用帛。记载在纺织品上的书,在2000年前贵族的墓葬中是存在的,还原到他生前,贵族之间、政府之间,文书来往主要形态应该是用缣帛。
1800年前,中国有了纸。我们现在把书跟纸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人类历史上,有羊皮上的书,有泥板上的书,有金石上的书,但纸书都比较晚。有了这些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容易得到的材质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创作系统的图书。要讲一段历史,要讲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的想法,把见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有了最初的著作,这些著作要复制,就出现了多种古代图书的复制方法。
古代图书第一种复制方法就是传抄摹写。在古代,纸没有那么多,一个人要读书,没有印刷术前就要抄书。我们在民间做古籍普查,就看到了很多手写本。手写本也分很多类,有写本,比较典型的是《四库全书》,乾隆年间朝廷把古往今来著名著作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从几万种图书中选出3400种书,一共2万多卷,动用全国字写得好的人抄了七部书,存放在北京、沈阳、扬州、镇江和杭州等地,造了七个书阁,各保存一部完整的《四库全书》;有抄本,指一般手工抄写的书,没有写本那么考究;有影本,一笔一划都和原本面貌差不多;有临本,不限于书,有时是字帖等,加上作者自己的悟性修养等,把前人的笔画文字线条再复制一次等。
第二种方法就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带来的刊刻印刷,分雕刻、翻印、影刻、活字印、刻石等。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把原稿刻到木板上,重复印制。雕版印刷存在有1000多年历史,每个时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分别有了宋代刻本、元代刻本、明代刻本等。从类型上讲,最原始的叫雕版、原版、木版,比如这本书流传了20多年后市场上没有了,如何复制,这时问问刻书人家或者书院或者政府或者大户人家藏书楼等,有没有保留着刻书的木版,复制出来就是原版。原版不在就要翻刻,要重新组织人力,预备板材、专业工人,一笔一划一刀刀重新刻出一套雕版,假如书是根据某某本子传抄的,一般叫据某某版翻刻。翻刻本和原刻本之间,有时可以一丝不走样,有时文本不变但文字间距等有调整。
雕版印刷后中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们的祖先用过木活字,用过泥活字,也有少量的陶活字、瓷活字、铜活字等,都有一些印刷品流传到今天。但在今天图书市场中,雕版印刷的产量和市场大于活字印刷作品。印刷生产力和当时读书人的人数是成比例的,在古代读书并不普及,雕版印刷就能满足很大需求,所以非常可惜在当时活字印刷推广普及不及雕版。
第三种方法是19世纪后半期,鸦片战争后写真影印技术传入中国,包括石印、珂罗版印、膠印、仿真影印。现在印刷技术越来越先进,质量也越来越高。2000年后,中国图书馆界做了一个工程“善本再造”,利用南北公共图书馆目录,摸清最早老祖宗用雕版活字印刷的书现存多少,根据一个个时代来划分,完整和残缺的有1500部左右,实际全本不多,大量是残本,就选印了800部左右制作仿真印本,先拍照然后制版,纸也是在制造宣纸最好的厂定制,做了100套左右复制品,整套善本再造价值100多万人民币。现代影印技术,对图书馆古籍的复制保存和流传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
中国古代典籍的撰著与流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元以降,历代典籍屡经写抄刊刻、汇编选辑,传存后世,版本极为复杂,人称书囊无底,难以穷尽,我这里作一些不同刻本、版本图片展示。
中国人书最多不是我们盲目自夸,十五十六世纪到明代末年,全世界各个有文化的地区图书加起来,不及我们中国明代图书的总量。中国古籍不仅记录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东亚乃至西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来源:公众号《善本古籍》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